廊桥网首页 | 精彩选读| 游记攻略 | 消息参考 | 廊桥寻梦 | 乡土中国 | 世界遗产 | 摄影图库 | 廊桥论坛 | 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 |

专题栏目
个人文集
翁卿仑涛岩草中英
燕海林邱小谊陈豹文
朱九澄薛爱美夏兆平
翁晓彬夏良贤徐克文
吴玄杨立成龚崎现
苏康宝高启新张黎华
陈圣格薛一泉
热门文章
固顶文章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履约报告
固顶文章泰顺:以廊桥修复精神 助推新发展
固顶文章国宝重生!温州泰顺受损古廊桥之
固顶文章季海波入围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
固顶文章2017温州十件文化大事评选,快来
固顶文章福建寿宁获评“中国木拱廊桥文化
固顶文章看,被冲毁的国宝廊桥是这样一步
固顶文章泰顺三座国保廊桥修复工程顺利通
固顶文章【廊桥人物】季海波:非遗保护要
固顶文章烟雨廊桥,点滴皆做相思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廊桥网 >> 精彩选读 >> 游记攻略 >> 廊桥游记 >> 正文
古道悠悠通温州
——泰顺明至清中叶“温州大路”行记
作者:薛一泉 文章来源:廊桥网 点击数:30266 更新时间:2006/8/29 19:56:22【字体:
 
    路,是人走出来的。在崇山峻岭之间的蜿蜒道路上奔走的既有公差,也有商人、移民和为了生计而奔波的山地住民。从由各种因素导致的移民迁徒过程中开辟的道路和区域之间的商贸交流产生的交通道路,以及官府出面主持修建的官马大道,使古代道路文化呈现出错综复杂、五彩缤纷的局面。本文是作者考察泰顺明至清中期“温州大路”后所作的随记。

群山万道,不可寻省
      唐代诗人顾况在其名篇《仙游记》中写道:“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遥见漈水,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处,约在瓯、闽之间,云古莽然之墟。”据考证,李庭等人所遇村落就是现在的泰顺县仙稔乡仙居村。当年,李庭离开时还特意留意了来去的道路,但他再次前去时,却“群山万道,不可寻省”了。
      南宋初,现泰顺县雪溪有个叫蔡允嘉的富人,家境殷实,曾先后两次上书朝廷,愿捐献资材,但道路交通的不便使他犯了难,他给朝廷的奏书里写道:“缘臣家居深山,僻在村野,去县(指平阳县)二百里,舟楫不通,商贾不至,积粟难以变置……伏乞圣旨特降扎下本州措置。”此事最终有没有得到答复,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封奏书也两样反映了当时境内的交通状况。
      唐宋时期现泰顺境内交通之恶劣,从《仙游记》和蔡允嘉的奏书中可见端倪。路应该是存在的,或许可以说那时的路更多的是羊肠小道。那么,当时的人们行走在这片山水之间的艰辛和当地经济文化的闭塞是可想而知的。

明代铺舍的设置
      到了明代,泰顺始有铺铺舍和驿道。明景泰元年(1450),在今下稔、莒江两地设塘铺,由塘兵传递公文。景泰三年(1453)置泰顺县,次年即设瑞泰驿道,县境内共10铺,司兵29名。从县前铺东北行经岭下铺、洋岫铺(今垟畴)、冲洋铺(今春阳)、洪口铺、周坑铺(今周坑)、莒冈铺(今莒江)、新塘铺、新亭铺、龙门铺,进入瑞安县界(今文成)。每铺相距各10里。清代中叶以后,泰顺县百丈水运兴起,官马大道走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原先的罗阳出发经岭下、岭头铺、下稔、洪口、包垟进入文成到温州,改为罗阳出发经三滩、洋坑头、章坑、南峰、朱岭头等地抵百丈,再乘船至瑞安到温州。
      明代政府用于交通邮驿的设施有三种类型:一是驿传,二是递运所,三是急递铺。急递铺传送军政公文,各铺接力,昼夜不停。一般10里间距,遍布城乡州县。公文一昼夜规定行300里,随到随送,并须在文件封皮的排单上填报接送人员姓名与到发本铺的时间。各铺之间公文的传递是昼夜不停的,铺兵们一站站接递传送,就像是现在的接力赛跑一样。
      2006年8月立秋过后没几天,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从泰顺县城罗阳出发,踏上了明代至清朝中叶的温州大路。

从罗阳石亭到岭下
      在罗阳东门街旁还保留着一块石碑,上刻“温州大路”四字,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路标。过三垟坪,林木荫护处有一座石亭,称罗阳石亭。清代仙居文人张天树作有诗《仙陵古意》:“罗山日暖春花吐,迎春门接仙源路。三阳过处是石亭,杨柳湾深锁烟雾……”。诗中的“石亭”即“罗阳石亭”,伫立在山间距今已有480多年。至石亭时,才早上六点多,恰如诗文所言,山林雾气弥漫,目不能远视,只闻起早的小鸟啁啾。从石亭至岭下村的这段古道保存很完整,从现存的路段可以看出,这段路建造也很精致。转折处虽曲如羊肠,但通过工匠们的设计后,幅度如扇面般柔顺。沿山而下四五十分钟后,进入岭下村。
      林志银(仙稔乡岭下村人,80岁):我们林姓是从泗溪搬到这里来的,是这个村人数最多的一个姓。村里也有姓陈的,早时给我们姓林的做长年,后来林姓有一个姑娘嫁给了他,他也在这个村子里住了下来。除了林和陈两姓,还有马和徐两姓也比较多。这路啊,有一段时间不从我们村里过的,很早以前,村里也有人当官,但在这条路上来往的百官都从村里经过,他就要送礼,时间一长就接待不起了,后来他就出钱改了道,官马大道就绕道村外过了。我有个爷爷,我出生的时候他就不在人世了,听说他在村里开了小店,从百丈挑点东西上来卖,来往的人多,生意还蛮好的。

薛一泉 图文

进入论坛发表评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0~2005 Langqi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廊桥网LANGQIAO.NET 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通用网址:廊桥;手机支持: ;:QQ热线: .E-MAIL(MSN):

    中国廊桥保护与宣传公益网站 浙ICP备05018309号

    温馨提示:按Shift键同时点击页面上链接,即可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内容;强烈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显示器1024*768分辨率为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