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发现出乎意料
▲山乡里的民居(薛一泉摄)
在考察团队正式入驻泰顺之前,吴松弟、刘杰两位教授曾先行到泰顺确定考察地。他们所要考察的村落要保存有较完整的民居、廊桥和古道。根据考察要求,经讨论,最后确定第一团队考察地为仙稔乡仙居村和三滩村,岭北乡的村尾村、上洋村、北坑村和关际后村,泗溪镇的前坪村、溪东桥、岩头村;第二团队考察地为司前镇圆州村和里光村,罗阳镇的上交阳村,三魁镇薛宅村、刘宅村、上武洋村和战州村。选择这些考察地时,主要考虑的是三大考察主题(廊桥、民居、古道)的结合以及泰顺不同区域方位的结合等。
▲洲岭乡洲滨村古民居(薛一泉 摄)
仙居村处于明代泰顺至温州的古道上,三滩村则是清代泰顺至温州古道上的一个小村庄。两个村庄虽然没有太多精致的建筑物,但它们在泰顺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却引起了吴松弟教授等人的注意。从古代文化教育方面来说,仙居徐氏为泰顺三大家族之一。吴松弟教授等人通过考察后认为,兴盛于南宋时期的仙居徐氏在元明清时期的泰顺历史上却平静异常毫不引人瞩目,主要与其自身家族发展如人口外迁有关,但从明代开始兴盛的仙居张氏家族在清后期也开始衰落,则是与清代泰顺县城罗阳至百丈口(再从百丈乘船至温州)交通的改道存在直接关联。
在岭北乡和司前镇考察时,这些地方解放前的商品经济活跃程度超过专家们的想像,竹木加工如造纸在古代岭北和司前等地非常普遍和兴旺。产品主要集中在泰顺清代商业重地百丈口,然后再销往温州、上海等地。在司前镇里光村调查发现,在清末此地有一个规模不小的造纸作坊,当时有100多名工人,今天看来仍是个不小的作坊。泗溪镇南溪村的老街,在清朝时期也是个商业重地,当时有很多当地人生意做得不小,不少人还将山里的土特产卖到了台湾、山东、辽宁等地,可见头脑活络的南溪商人之不凡。
罗阳镇上交阳古村落的文化个性更是引起了中外专家学者们的兴趣。围墙高筑的水城厝,防御性极强的土楼和三面悬崖的“金钗柴”山寨等等,无不说明曾氏家族在营建他们家园时所反映出来的防御思想。但曾氏究竟何以如此注重防护功能,至今还是一个谜,有待作深入考察研究。
进入论坛发表评论》》》》
进入中外学者联合考察泰顺乡土文化专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