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南部的广西三江,居住着我国古代南方百越族群中骆越人的后裔——侗族人。虽然侗族在历史上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本民族的文字,但侗族的传统文化却是灿烂辉煌的。侗族的木建筑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古代越人“干栏”式建筑的特色,而且在工艺、造型、布局、功用等方面均具独创,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侗族木建筑文化。为世人所赞叹的侗族风雨桥,就是侗族木建筑文化的精品。
金秋八月,我们慕名来到这个擅长建筑的民族。三江位于广西的北部,与湘黔两相接。从桂林出发,大约不到三小时的车程便到了。走近三江,走进侗寨,走进吊脚楼,走进风雨桥,它使我震惊,那是桥吗?像是空中楼阁,像是宫殿亭廊。那一座座风格各异的风雨桥它展示了侗族人的智慧,那一座层层叠叠的鼓楼,展现了侗族人的精神风貌,那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吊脚楼讲述了侗族人的生活。他们把自己融进大山、融进自然,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奇特精巧的风雨桥,高大雄伟的鼓楼,别具风格的民居,映着青山绿水,组成了一幅幅秀丽的风俗画卷。
风雨桥,生命之桥 风雨桥,是侗族建筑艺术上的精华,也是我国桥梁建筑的佼佼者,有“廊桥”之称,它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独具风韵的桥梁建筑。侗族人喜欢依山傍水而居,正是因为侗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水边的缘故,侗族人乃至整个侗族社会都和桥结下了不解的生命之缘。在侗乡,无论是寨子里,还是寨子外,无论是有河的地方,还是没有河的地方,侗乡处处都建有造型美丽、气韵非凡的风雨桥。 风雨桥的结构有三部分,下部是用长方形大块青石围砌,料石填心的墩台,桥墩为石面柱体,上下游均为锐角,以减少洪水的冲击力。中部为桥面,采用密布式悬臂托架简支梁体系,全部为木结构。上部为桥面的亭廊,采用榫铆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亭廊的柱间设有坐凳栏杆。栏外挑出一层风雨檐,起到保护桥面又增强桥的整体美感。整座桥架置放在桥墩之上,而桥墩起架空的承台作用。
据传说,侗民族古老的习俗认为,世上的每一个人,从阴间来到阳间,都要走过一座自己的生命桥,如果没有了这座生命之桥,你就会失去了前行的道路,你就会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虽然这样的说法带有某种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但它毕竟为生命找到了一个深刻而又形象的比喻,是的,谁不希望生命有一座桥呢,有一座通向明天的桥,一座通向幸福的桥,一座通向希望彼岸的桥。 也许是因为侗乡的桥太美了,带给了侗民族这个动人的传说,也许是因为这个动人的传说激发了一个民族的智慧与无尽的创造热情,在侗家山寨,在侗族傍人水而居的地方,你总会看见一座座如彩虹般飞架在山间的风雨桥,而修建这些风雨桥的,又都是世代深居大山的侗族工匠们。 侗族工匠们修桥与一般人修桥是不一样的,他们从来不用图纸,而是用一种侗族同胞叫做“香杆”的小竹片。再复杂的桥梁、再雄伟的鼓楼,都是用这小小的竹片来设计建成的。而更令人叹服的是,建设这些美丽的风雨桥,侗族工匠师傅竟然不用一钉,全部靠榫卯相合,居然也能风风雨雨、历久无损。侗族人在建桥时运用的简支梁的力学原理,据介绍是一种非常现代的桥梁建筑原理,可我们的侗族工匠仍早在百年甚至千年之前已经娴熟地运用了。侗族工匠们把自己心中对美的全部理解都寄托在、保留在风雨桥上了。 侗乡还有一个谁都不会忘记的习俗,每年的除夕之夜,欢乐的侗族山寨人人都要去祭祀自己的生命桥。祭桥,要带上从自己穿过的衣服上抽出来的一绺棉线、一小包茶叶和一点盐巴,安放在自己的那一座渡桥下。他们把这个仪式亲切地称作“暖桥”。多美的一个名字啊!一个“暖”字,在不经意间,已经透露出一个民族及其所有的生命与桥之间的亲密而亲切的关系。 是的,风雨桥决不仅仅是实用意义上的桥,它是侗民族追求现实的完美、追求灵魂的超越的象征。我相信:在侗族山乡的每一座风雨桥上,都会永远地珍藏着侗民族那一颗纯洁而美丽的心。
风雨桥,壮美之桥 程阳桥 伴着金秋的余晖,我们驱车来到三江县城古宜镇北面的砟林溪马安寨,前往号称“国宝”级的风雨桥——程阳桥。车子沿着浔江往北行,车外下着雨,路边绿树葱葱,浔江的水缓缓的向前流。没过多久,我们的车子进到马安寨子,来到程阳桥前,雨停了,只见绿水鸬鹚,小道凉亭,鸟语花香,一座木桥如彩虹卧波,那如亭似塔,若楼象阁的桥体,那精美又雄伟,独特生辉,这就是侗族的标志性的建筑——程阳风雨桥。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以其精湛的建筑技艺和雄伟英姿闻名于世,与我国赵州桥、泸定桥及罗马尼亚诺娃沃钢梁并称世界四大名桥。建于1916年,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是一座六角青石墩木面桥,长64.4米,高16米,有5墩4孔。1983年夏季,因发生历史上少有的洪水灾害,该桥被冲垮半截。现已修复。现桥长77.76米,共分两层。有楼阁5个,阁高2丈,其中两座为5层4角塔形楼亭,两座是5层殿形楼亭,分布在桥的两端,互相对衬,中间一座是6角塔形楼阁。在5个楼阁之间的跨桥上面,盖有青瓦衔接,使整个大桥从上到下浑然一体,重瓴联阁,雄伟壮观。由于楼阁亭檐巧妙地运用了杠杆原理,并采用挂枋吊挂形式,使亭檐婷婷而上,势态如飞,令人神往。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
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尤其令人赞叹的是,桥墩之间跨度很大,侗家的能工巧匠们,就在这桥墩上面铺两层下短上长的连排大杉木为跳梁(又叫挑枕),而把两层正梁架在挑梁之上。由于有桥墩为支点,以挑梁为杠杆,从而缩短了跨度,减少了挠度;同时又把桥亭竖在两排正梁接头处,使其起到重力平衡作用。因此,负重近20万斤的正梁始终稳固平衡。桥亭、楼阁、殿宇及走廊均有金匾、雕塑等,长廊尽头还有石刻碑记,可惜这些艺术珍品已遭破坏。1965年诗人郭沫若到些一游,兴奋之余,不但为程阳桥题名,而且还赋诗盛赞:“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诗和桥名均刻成碑立于桥头。 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坐在凳上向远处放眼,只见林溪河蜿蜒而来,桥的两边,茶林满坡,翠木簇拥;田园耕地,农夫劳作;河边水库,缓转灌溉。我们走过程阳桥,只见桥旁的山坡上,一架架巨大的水车的慢慢转动,车水之声不绝于耳;不远处的侗家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连成一片,层层而上,使得人都想在这里住上个三五几天,甚至十天个把月,慢慢的来体会侗家人的生活习俗,探究侗族民间文化的存在。
芭团桥 第二天一早,天放晴了。早晨的太阳照在身上暖阳阳的,我们再一次坐上车,准备去早有耳闻的人畜分道风雨桥——芭团风雨桥去一睹芳颜。芭团桥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坐落在三江县独洞乡巴团寨旁的孟江河上,规模略小于程阳桥。桥长50米,桥台间距为30.4米,二台一墩,两孔三亭,结构形式与程阳桥相似,独特之处在于人走的长廊边另设畜行道小桥,成为双层木桥,两层高差为1.5米。人畜分道,能使人行道上清洁安全,也利于延长桥梁的使用时间。巴团桥很注重利用地形地物,桥的西岸只有一条向南通道;而东岸向东、向北各有一条乡道。工匠们就在东岸桥头置两个出入口,并设桥阁使两个出入口相通;而西岸南出入口则顺应道路方向与桥轴构成80度转角,前置桥门牌坊。这座桥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两位侗族梓匠各从一头建去,风格虽各有不同,整体却如浑然天成,且非常坚实牢固。尽管近百年来人畜行走以及多次遇到山洪冲击,始终安然无恙。 芭团桥的人行道与典型的侗族风雨桥无异,畜行道则挂于桥侧。这座桥集亭、阁、廊为一体,造型庄重典雅、结构独特,亭阁的瓦檐层迭、檐角高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珍品。在木桥立体功能分工方面属国内外首创,与现代的双层立交桥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中国民间桥梁建筑的典范。据了解,世界上桥梁的立体功能分工出现在钢铁运用于桥梁建筑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罗马尼亚克拉依沃娃公路铁路两用桥,就是世界上较早出现的立体功能分工的桥梁。然而,同时代侗族的能工巧匠却不用一根铁钉,完全用木头建成了这座长五十米的人畜分道的桥梁。 芭团桥的翘角重檐,几十株参天古松荫护桥头,桥与山水及侗寨风光紧紧相连,我们行走在这民族味十足而又古朴的桥上,都忘记了归去的时间。
八协桥 中午时分,我们步行着前往离芭团桥不远的八协风雨桥。在这古朴而又美丽的侗寨,我们走走停停,逐一观览,讶异非常,寨子里的吊脚楼一座挨着一座,煞是漂亮,有几个侗家小孩正在河里洗澡,他们身后,两只高大的水车缓缓转着。附近则传来山坡上老牛的“哞哞”低鸣和寨子里小狗的“汪汪”吵闹。路边有一片水田,刚种下的水稻随着微风前后飘动,一阵微风吹来,一股清新的泥土的味道迎面扑来,令人心情愉快。 穿过古老的侗寨,一座桥身挺直,桥亭健拔的风雨桥映入眼帘,这就是著名的八协桥,八协桥座落在独峒乡八协村边的孟江(又称苗江)河上,离巴团风雨桥仅3公里,由独峒去三省坡的公路擦桥而过,与平流风雨桥遥相呼应。放眼望去,尉为壮观。我们由远而近,从东到西沉醉于对风雨桥的反复品味和观赏时,有位侗家老人挑着担子朝上桥的路上走来。我们也跟着走上了桥。踏着桥廊平整的地板,再望着四周精心装饰的杆栏、廊椅和瓦顶,就如走进了寨里的木楼一样。
八协桥与周围的琶团桥、华练桥、平流桥、盘贵桥、归盆桥等风雨桥,还有沿河的鼓楼、吊脚楼相影成趣,组成一幅幅别具特色的寨落景观。
风雨桥,智慧之桥 桥是道路的延伸,也是群体力量的体现。作为侗区公共建筑的突出标志,风雨桥的修建凝聚着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智慧、勇气和团结。在侗族地区,寨前寨后、河畔溪边,大大小小的风雨桥司空见惯,数不胜数。据统计,在整个侗区,如今保留并继续使用着的风雨桥达330座之多,仅三江境内就有181座,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世界之最,三江境内现存的最早的建筑木桥是独峒乡的华练桥,建于光绪二十八年;其次是独峒乡的芭团桥,建于宣统二年;再次是林溪乡的程阳桥,建于民国五年。 离程阳桥不远处有一座叫“冠洞桥”的风雨桥,该桥的规模与程阳桥差不多,桥上立有特为复修而刻的石碑。碑文写道,架桥修路既是为现实生活提供方便的“行善之举”,又是能够造福子孙的美德。依照侗家人的观念,风雨桥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同时还是使家乡村寨增添亮丽的一道景观。因此风雨桥又有“风水桥”之称,当村寨所处的地势风水不尽如人意时,往往要建造一座桥来“堵风水,拦村寨”,以“消除地势之弊,补裨风水之益”,使村寨免灾却难,村民安居幸福。在三江县的风雨桥中,和里南寨有一座起名叫“人和桥”的风雨桥。其石拱独亭,倒影水中,别有一番风味;而“人和”二字既有百姓共处的意味,又有万物和谐之表彰,难怪有人把侗族及其传统称为“温和型民族”及“温和型文化”。每一座风雨桥的修建都是侗家人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的结果,应用冠洞桥碑文上的一句话便是:大桥如此完美,真可谓“一桥牵系两岸寨,万众鼎成千秋业”,风雨桥凝聚着侗家人的智慧。 在侗寨山乡里,当一座雄伟、壮观的风雨桥建造出来时,一座精神丰碑也竖了起来。即风雨桥的神圣的精神部分铸造了出来,而且这神圣的部分有着诱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它激发着每个民族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这是风雨桥神秘不可捉摸的部分,无限的部分,也是风雨桥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部分。 桥是物质,是精神,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