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当美国福特基金会官员麦斯文来到我国云南省的元阳县时,面对着美丽壮观的梯田,他不仅感慨:“多么美妙的哈尼族梯田,真是了不起!”。
元阳是哀牢山区的一个县,大约公元前3世纪,哈尼族的祖先从青藏高原迁徙到这里,他们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借助哀牢山区的自然环境,创造出一种新的耕作方式——梯田农业出现了。
水是农业的命脉,元阳梯田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环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灌溉系统。
哀牢山是云岭山脉的一个分支,自西北向东南,绵延不断,它的脚下还有一条相伴而行的大江--元江(红河),高山与大江在云南中南部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使这里不易受北方冷空气的侵扰,气温较高。元江河谷地区的河水在高温下大量蒸发,水蒸气上升到半山腰后受高山寒流的压迫,积成云海,被高山的森林吸纳,形成溪水和山泉,之后又通过人工开挖的大小水沟流向村庄,再流入梯田,然后以田为渠,自上而下流向河谷地区,如此循环往复,形成独特的自流灌溉系统。
在灌溉农田的过程中,哈尼族人还利用水流经村寨的有利条件,在村寨下方建一些水碾、水磨、水碓等生活设施,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明代,著名的农学家徐光启深入西南山区考察,西南特有的梯田农业让他大大吃了一惊,他把这个重大发现写入了《农政全书》中,并将梯田与区田、圃田、圩田、架田、柜田、涂田一起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正式载入史册。
现在的哀牢山南部,除元阳县外,红河、绿春、金平等邻县也都分布着大片的梯田,这四个县的梯田总面积达400平方公里,但由于元阳县的梯田规模最大,有113平方公里,因此人们还是习惯地把这里的梯田统称为元阳梯田。
象元阳梯田这样的高山梯田,除云南外,在贵州、广西等地也有分布,广西的龙脊梯田就是比较知名的一处,但龙脊梯田占地只有4平方公里,仅是元阳梯田的1%,即使是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菲律宾科迪勒拉水稻梯田,其规模与壮观程度也远不及元阳梯田。
层层叠叠的梯田,像万级银梯,依着山势,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它们不仅满足了哈尼族人生存的需要,也同时成为滇南最动人的景色。
目前,被人们誉为“大地雕塑”的元阳梯田,已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