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概况
位于云南丽江西面,与古城相距约50公里。
■点击理由
在旅游圈里,丽江已经耳熟能详,可石鼓镇却鲜为人知,去丽江而不来这儿不能不说是极大的遗憾。先不说因为两地只有一步之遥之便利,倒是过宝山而不入之可惜。
最近有消息说,将在虎跳峡筑坝拦江发电。倘若一旦成为事实,石鼓镇首当其冲地将会淹没。这将又是一个“坝出景没”!尽早来看一下吧,你一定有一种新的感慨:扼腕叹息!
■自然景观
长江从青海发源后,来到石鼓镇之前,与怒江和澜沧江这两条著名的大江,一起形成了“三江并流”这地球上唯一的自然胜境;而在历尽千山万水后,也只有到了石鼓镇,才出现了像模像样的第一弯。这弯之大,据说有270度。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大弯,才使得长江与其他两条江不一样,不是继续向南以流去异邦而告终,而是倔强地扭头向北,硬是让长江在中国的境内汇进海洋。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弯可歌可泣:个性之弯,神圣之弯,爱国之弯……
这弯四季皆可入画,各有异彩。夏天万木葱郁,两岸一派生机。河水由于多雨,浪翻浑黄,气势非凡。可到了冬天,虽说是两岸万木凋零,但由于水少,江面碧蓝宁静。江面上也会冒出一些沙滩小岛来,再加上庄稼刚发嫩芽,翠绿点点———春天还远吗?
石鼓镇上还有一座索吊桥叫铁虹桥,桥头各有一座很有建筑特色的门楼,年代久远,古色古香。在夏天,两岸垂柳依依,村童都爱在桥上跳水嬉戏,变得很有乡土气息。
■人文景观
在历史上,石鼓镇竟又是兵家重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五月渡泸”,南宋时期的忽必烈“革囊渡江”都在这儿上演。时至上个世纪,当年贺龙领导红军第二方面军北上抗日,长征至此,竟然也选中此地,横渡金沙江。至今,在镇边的小山上屹立着一座红军渡江纪念碑。碑前有一尊雕塑,表现的是一位气宇轩昂的红军与一位情深意切的老艄公道别的情景。
镇上还有一座小亭,亭内竖放着一面石鼓。鼓面上刻有铭文,记载了当年丽江土知府向北进军吐蕃,得胜凯旋的功绩。更神奇的还是,在几近人高的鼓面上,有一道能看得见的弥合裂缝。据说这缝会自动开合,以预示着国运的盛衰。郭沫若先生曾在1963年来到这儿,也为此惊叹不已,留下了墨宝,村民以此作为亭廊上的对联:民心得失演古今兴亡史,石鼓合开占天下治乱情。
石鼓镇也曾是内地与藏区茶马古道上的一座重镇,集市贸易由来已久。今天依然人气兴旺,在紧挨在公路边上,以路为市,三日一墟。当地妇妪爱头顶蓝色的同志帽,两肩交叉打着白色的背带,一身标准的纳西族人打扮。让你在这儿所看到的,比在丽江古城里的多了几份真实感。
■友情提醒
行:从丽江来石鼓镇相当方便,去巨甸、维西、黎明的班车都会经过,车票10元。如果是包车玩中甸的,更应进来一转。几乎是在同一个方向上,只在三岔路口上向左转入13公里(镇前有一公路收费站10元)。
玩:镇上的铁虹桥门票2元,是连着上小山去看红军纪念碑的。看石鼓门票也是2元,就在附近。加上到村口观赏长江第一弯,半天即可。回丽江时,就在公路边上拦车即可。
摄:去中甸的公路边上,有一处所谓的长江第一弯观景台。这倒是能哄到不少外地游客,充其量也只能远眺,无弯可赏。非得进去石鼓镇,才能零距离接触。而最佳的观赏点的确也不太容易找,很多人都错过了。其实那是在一进村左边的那座山上,得从村后绕上去,只需约15分钟即兴可至制高点。若碰上村上有人主动提出带路(5元),那就更省事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