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台风损毁了百年廊桥,唤醒人们文物救灾意识——浙江为文物定制防灾预案
作者:陈穆商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1934  更新时间:2005/9/28 14:37:06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还傻

 

(浙江泰顺县溪东桥,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是现存年代最久的廊桥。江勇兵摄)

       今天从浙江省文物局获悉:一场百年不遇的台风唤醒了浙江的文物救灾意识,一个面向全省数万个保护点的文物防灾预案正在加紧制定。目前,浙江省文物局正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文物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年底前将制定出针对全省7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6个一级博物馆的个性化防灾预案。
  廊桥又称屋桥、风雨桥,是桥面上盖有廊屋的特殊桥梁。专家称,木拱廊桥是中国传统木结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种类,在世界桥梁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现存廊桥主要集中于浙南和闽北地区。浙江的景宁、泰顺素有“廊桥之乡”之称。
  9月1日,今年第13号台风“泰利”袭击浙江,温州市、丽水市普降暴雨,引发山洪,分属丽水市和温州市的景宁畲族自治县和泰顺县一夜之间损毁了5座百年廊桥。位于景宁县东坑镇的白鹤桥,横跨在北溪上,全长32.3米,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距今有117年历史,如今被大水冲得只剩下了石砌桥基。同时,龙潭桥、溪东桥、北涧桥和南溪廊桥也遭到严重损毁。
  景宁县畲族博物馆副馆长项利芳痛心地说:“这些木拱廊桥全部都是由木料镶嵌搭建而成,它们能够承受自上而下的压力,却无法经受水的浮力,被水一‘抬’,就散了架。”据他介绍,台风、洪水、火灾等灾害对文物造成的损害越来越大。应对自然灾害,制定文物救灾预案十分必要而迫切。
  百年廊桥受损事件发生后,文物保护引起浙江各界广泛关注。9月10日,众多的廊桥爱好者发起了共同保护廊桥的倡议活动。浙江省文物部门迅速行动,了解廊桥受损情况,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年底前制定出针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防灾预案,11月中旬将预案汇总后上报省文物局。与此同时,浙江也正在考虑制定省级文保单位的文物防灾预案,目前正进行可行性研究。浙江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全省共有2700多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几万个文物保护点,条件具备的话,将逐步、逐项、逐个制定应急方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