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廊桥故事——重逢“下村洋”(一)
作者:项剑萍  文章来源:廊桥网  点击数2890  更新时间:2003/12/23 20:14:1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从浙江温州市区南行120多公里,穿过浙闽交界的分水关,便到了泰顺境内。泰顺被誉为“中国廊桥博物馆”,县内尚存完好廊桥32座。它们的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建筑和桥梁专家。
     温州市政协画家赴泰顺考察、采风队一行九人,经过大半天的爬山涉水,仍然精神抖擞,在太阳从山脊的松树丛间闪烁时,来到了山谷深处的“普涧桥”。这桥,依山傍水,飞跨峡谷,苍劲的古樟半掩着桥身。那翘角如翼的重檐,桥屋顶上的楼阁,朱红色的挡雨板,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拙粗犷而又不失典雅精巧。桥下的溪水,冲击着谷底的岩石,像演奏着永不停息的交响曲。画家们显然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抢着选择各自合适的方位,速写、摄影、录像……
     这座“普涧桥”长约三十米,足有四米多宽,桥顶全用掾瓦覆盖。中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共有桥屋十八间,桥北有厢屋三间。桥身两侧都设有墩实的桥凳。桥如走廊,称之“廊桥”确为名副其实。“普涧桥”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一位泰顺的老朋友曾经向我叙述过它的故事。这座廊桥建于晚清,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不仅完好如初,而且干爽如新,完全归功于一家祖孙三代的护桥人。他们三代人都是在这“普涧桥”上举行的婚礼。孙子的小名就叫“廊桥崽”,他结婚时,自己还写了一副对联,老同事当时以非常欣赏的语调把对联诵读一番,我觉得对仗工整,且有内涵,可惜时隔多年,已记不全了。后来又听说“廊桥崽”夫妻俩都去上大学了,不知现在的护桥人又是谁?
    我想着、想着,漫步向桥的南端走去。在第一间桥屋里我见到了一对老年夫妇,摆个小摊过日子。老人被眼前的一批与往日不同的过路人惊动了。兴致勃勃地靠在桥窗上望着散落在溪边岩旁,姿势各异但都专注工作着的画家们。
    山谷深处太阳露脸迟却落日早。夕阳急匆匆地躲进了山脊的背面,晚霞满天,殷红似火。此时的廊桥,犹如梦幻中的宫阙,促人遐想,令人陶醉。
    大家收起画笔,回到了桥上。女主人端出一盆热气腾腾的板栗烧毛豆,招呼大家来尝新。有人问多少钱,女主人说:“自己家的土货,说什么钱!”我们被淳朴的民风感动了,也就不客气地吃了起来。女主人见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满足而憨厚地笑了。
    我打量起这位女主人。她,约有六十多岁,硬朗的身板,黝黑的皮肤,脸上虽然有着深刻的岁月犁痕,但朴实中蕴含着秀气。有两位画家对着老人又画了起来。我们与老人攀谈。
    我问:“你是本村人吗?”
    “不。”她用手指了指一直微笑着默默地坐在一旁的老伴说,“我们都是三魁下村垟人。”
    “下村垟?”我惊叫。我又用三魁话重复了一句“下村垟”。
    她警觉的看着我,也用三魁话反问:“你在三魁工作过?”我点点头。
    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笑容渐渐从她脸上隐去。突然,她眼光一闪,上前一步,轻轻地问:“你是——?”,我忽然觉得这眼神似曾相识,是她!我连忙点点头。她抓住我的手,眼泪夺眶而出。大家惊诧地看着我们俩,有人还按下了快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