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书评 :
深山访古 廊桥拾梦
——读戴志坚教授的《中国廊桥》 缪小龙
(福建宁德市建筑设计院院长、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 打开戴志坚博士的新著《中国廊桥》,一股深谷幽溪的山野清风扑面而来,我们仿佛来到一个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中国廊桥博物馆;我们仿佛看到在闽浙湘桂的大山深处,作者翻山越岭、涉水闯滩、访古览胜、探索廊桥的不倦身影;我们仿佛听到作者在书中深情呼唤:“朋友们,请随着我的脚步走进崇山峻岭,请伸出我们的双手拂去岁月的风尘,让我们共同拾起失落的经典,一起走进廊桥之乡,走进廊桥之梦吧!” 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桥凝聚着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美学、神话、民俗等等。桥又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元性、动态性及创造性。中国桥文化,反映桥所处时代的科技与艺术水平,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而廊桥文化又是桥文化中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 桥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最壮观、最美丽的建筑工程,也许是人类对桥倾注了太多的智慧、感情、心血,所以桥似乎是所有建筑类型中最浪漫多情、最富有生气灵性的建筑。桥梁贯穿历史,人情贯穿桥梁。君不见,古今中外都有无数国家兴衰、民族存亡、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桥上发生。从外国影片《桥》、《魂断蓝桥》、《卡桑德拉大桥》,到中国古代的梁祝“草桥结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许仙和白娘子的“断桥定情”以及“虹桥赠珠”、“灞桥折柳”等传奇故事;从徐志摩留学英伦笔歌的《再别康桥》,到唐代张继诗咏的《枫桥夜泊》,以及李白的名诗“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长桥”。最动人的却是1996年上映的好莱坞经典影片《廊桥遗梦》,那遥远异邦的美国衣阿华州麦迪逊廊桥及其演绎出来的缠绵凄美的爱情故事,竞让全世界无数痴男怨女痴迷神往。爱屋及乌,此廊桥也成了众多中外观众心目中最美的桥。然而如果你看了《中国廊桥》一书,亲自深入到闽、浙、桂等地去作一回廊桥寻梦人,亲眼目睹那一座座斑驳古朴、雄峙伟岸的廊桥,我想你不会不惊叹那简单木头所构成的廊桥的壮观身影,不会不沉醉那廊桥与山水和谐的优美意境,不会不震悸廊桥所产生的神奇魅力,不会不敬佩古代桥匠们的聪明智慧。你一定会感叹这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廊桥。 《中国廊桥》集中国古廊桥之大成,分门别类地介绍了遍布于全国各地,特别是闽浙桂等地的古廊桥。从建筑学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廊桥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传承经历、地理环境、科学分类、建造技艺、建筑特色、造型艺术、文化内涵、人文风情等等。作者用诗意的笔触和镜头,描绘了廊桥的周边环境、选址布局、建筑构造、典故传说,书中对每座桥,既有实地考察又有典籍考证,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廊桥的成因和特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都有详细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作者如数家珍,以近十万字的文字论述,同时还穿插着上百帧珍贵、精美的照片,让读者从整体环境到单体造型、细部大样,从廊桥实物到人文历史资料,全方位、多侧面地对我国古代的建筑奇葩——廊桥,有一个深入浅出的了解。 为帮助业内外读者和广大旅游爱好者赏桥览胜,该书遴选散布于闽浙湘桂等省的近百座廊桥,从建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角度入手,结合其所在的环境景物、掌故轶闻予以描述,让读者在观桥中赏景,在赏景中品桥,为使全书图文并茂,书首和各篇文章中配以相应的精美照片,让读者在读图中观桥,在观桥中赏图。 该书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中国廊桥的“导游图”,同时也是一本具有学术性和资料性的严肃认真专著,这是作者多年来废寝忘食、殚精竭虑、锲而不舍、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每字每句都凝聚着他的才智和心血, 十年磨一剑. 令人动情的不仅是作者对廊桥建筑的不懈思考,更在于他胸中涌动的不息的对民族建筑炽烈的爱,爱之深切,于是就撰写了这本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中国廊桥》,古朴典雅而又不失时尚的书籍包装,让人爱不释手。 以笔者拙见,《中国廊桥》一书,有几个特别令人感触至深之处。 首先是对现存廊桥的调查研究方法得当。廊桥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十几个省,要做全面普查,靠作者个人力量,单枪匹马奋斗非常困难,作者取其重点区域重点调查,详细介绍,其他地区顺便简述。保重点,带一般,使读者对中国廊桥有个总体的印象,其调查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其二是对古代文献发掘较广。廊桥是造桥工匠的产物,在古代是上不了大雅之堂,古代文献很少记述,况且廊桥多处于深山僻野,鲜为人知。当代学者几乎是皓首穷经,才能从浩繁的史籍之中,发现一点点有价值的资料。而本书中所涉及的古今文献之宽、内容之广、钻研之深,几乎覆盖了当前我国学者廊桥研究涉及到的大部分史料。 其三是图形资料十分丰富。廊桥建筑的历史是一种形象的历史,建筑历史著作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每一幅图都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精美形象的图片,使原本枯燥的文字论述变得生动活泼。读者不仅可以从文字中体会中国廊桥建筑的博大精深,而且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历史空间,让自己的想像力在其中驰骋。 其四是作者的敬业精神可敬。廊桥地处深山险涧、交通不便、文献史料极少,专题研究困难重重,当代学者中研究民居建筑者为数不少,而研究廊桥者寥若晨星。特别是受当前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的影响,要数十年如一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潜心研究、持之以恒、一往情深地研究廊桥,作者作为教授,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榜样。 不必讳言,该书也存在不足之处,也许是经费少和时间紧的缘故,本书实例以闽浙为主,其他如安徽、湖南、甘肃、贵州等省收录较少。一些桥梁史上著名的廊桥也尚未收录,例如:四川峨嵋山伏虎寺前三足鼎立、斗举檐升,互为对景的虎浴桥、虎溪桥、虎啸桥三座廊桥;河北井陉福庆寺桥,廊桥距涧底高达70米,号称中国最著名的廊桥;云南建水双龙桥,桥上建三层楼阁,桥端有阁、桥中有阁,廊桥亲水、飞阁凌空,号称中国最美的廊桥。另外,该书美中不足的是,以收集资料介绍实例为主,而对现存的廊桥,以科学的发展观谈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尚未论述到。以上不足瑕不掩瑜,也许这些正是今后戴博士的下一个探索目标。 廊桥形似垂虹,状如弯月。古人常用“长虹饮涧”、“新月出云”来描绘廊桥的优美形象。是啊,廊桥连接彼此,使人生延续开去,明月涵盖古今,映照代代相续的人生。桥和月都是沟通古今的媒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然而现有的廊桥由于岁月侵蚀, 天灾人祸,正在逐渐消失。如何保护好古廊桥,使它永久传承下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不得不回答的难题。我们也期待作者日后的研究成果,一定会给我们满意的答案。
写于2005年7月20日
说明:本文刊载于“福建人民出版社”网站“书评书摘”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