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文博在线——文物古迹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廊桥网  点击数4864  更新时间:2004/4/30 16:00:18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还傻

泰顺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上游,处浙闽交界洞富山脉东南翼。历史悠久,人文渊薮又是老革命根据地,保存在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十分丰富。至1998年底,全县登记在册的重要文物点153处,其中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这些历史文物史迹从各自不同的面,形象直观地展现了历史文明的风采,闪烁着先辈们勤劳勇敢,奋进不息的精神,是我们今天开展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实物依据。


庵前九溜张宅   位于三魁镇庵前村,该村保留有较多的古民居,民居依山而筑,布局高低错落有致,结构紧密规整,工艺精湛。建清中期。原有最大的一座(1997年毁于大火)建在山岙的正面,其余4座位于山岙的左侧,从左边进入,第一座俗名“九溜”,面朝山岙中间,为长方型,阔面九开间,门开两侧,门台用规整的青石砌成。“九溜”的右侧门与与另一座民居大门相邻,其余二座依次排列距庵前“九溜”约一百米的布袋千村有三座结构相似的古民居,俗称“林厝下”,与“九溜”遥遥相望,形成别具一格的古建筑群。引起国内古建专家学者的关注。




宝林寺   位于雅阳镇白巢村。于绍兴二年(1132)雅阳林氏始祖林惠始建,置田五十一亩,召僧主持,其时士庶家未有祠之设,故建寺,寺中安佛像。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重修,而制亦仍旧。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族人董养元等扩建前后二堂,其雄丽遂为一方之胜。现存建筑为晚清所建,由大雄宝殿、罗汉殿、天子殿、观音阁及附属建筑客房、增舍等组成合院式,占地面积约6600平方米。该寺地处浙闽交界,四周青山环抱,深谷纵横,环境清幽,省级自然保护区、闻名国内外的疗养旅游胜地承人红泉近在咫尺,因而每日游客不断,香火鼎盛,该寺是县宗教开放活动场所。1994年列为泰顺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沐峰何氏宗祠
  位于雅阳镇沐峰村,始建于康熙53年(1714年),重建于道光26年(1846年),同治三年(1864)重修。三进四合院式,胜山顶几,有封火墙。洞内有嘉庆九年18O4年)过十。处州府缙云县儒学训导何廷召的牌匾。该词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结构、雕刻、壁画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仕水碇埠
   位于仕阳镇溪东村,横跨仕水溪。乾隆六十年(1795)建,嘉庆廿五年(1820)重建。 石碇223步,每步由两块平整条石砌成,平行分高、低二级,可供二人平行交往。每步相距0.6米,总长130米,为保护碇埠不被洪水冲毁,碇埠上下两侧河滩均用卵石砌成,每隔数十米,埋有木桩和木框架,用横木塔架,构成井字型,借以加固滩基。 泰顺山区沟谷纵横,溪流交错,造桥甚多,惟仕水溪河宽 阔,不宜造跨河大桥,古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简易碇埠以便交通,实非得己。碇埠桥头南侧立有历代建碑志门方,以记其事。此碇埠颇为典型,《中国桥梁史话》称为原始桥梁雏型。1989年列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前坪张氏大院
  位于泗溪镇前坪村,占地面积578O平方米,深77米,宽75米。始建于乾隆八年(1473),重建于乾隆六十年(1795)。张日华,字复巴,号旭斋,国学生。遵循祖训,克勤克俭,立志创业,数年来资产激增。他品行敦厚,友善待人,深受邻里爱戴,博得郡邑内文士、贵人的称赞。乾隆末年复造新屋,嘉庆三年二月(1798)峻工。四十四间,三百六十根柱。正房九间,深13米。五厅三进,建有鱼池、花圃、仓库、酒房、马厩、苏州楼(烧毁),一应俱全。院内水井八口,按序分五房子孙饮用。五个正大门楼,以中轴线而建,左右大门二座,门内各有小院,门外又共享一个大院。各厅悬有牌匾,门窗、梁上雕镂精致;地伏分二层,上层为木,下层为石,中间有通风孔,起防潮防腐作用。木作、石构筑加工精 细,各座蜈蚣砖墙包栋,以防火灾,既隔又连;画栋雕梁,工 艺精致,富丽堂皇,可谓规模浩大,雄伟壮观。是我县规模最大、做工最考究的古民居。





泗溪玉岩包氏宗祠
   位于泗溪镇五岩村,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明成化(1465~1487)间始建,清道光十七年(1847)重建,由牌楼、外台门、荷花池、头门、前堂、正堂等组成。牌楼系三间木建筑,通面阔7.74米,通进深2.7米,重檐是山顶,清水脊。外台门系圆门洞,直径3米,上用青砖砌成3间门楼式。明楼为歇山屋顶。头门门台为牌楼式木结构建筑,面阔3间,进深2间,圆形飞椽,悬山顶,明间抬高屋面,并延伸于次间屋顶之上,形 成重檐式。前堂面阔5间,进深4间,左右回廊。单檐歇山屋顶,清水脊,阴阳合院。正堂而阔5间,进深4间,两次间外金柱上架大额梁,长8.3O米,厚0.5米,支承明间两缝的五架梁,梁下雕有凤戏牡丹,中刻八卦,边缘逆时针方向刻“道光二十七年岁次丁未重修”等12字。正堂采用减柱造法,扩大了中堂空 间。单檐歇山屋顶。该宗祠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规模雄敞,建造讲究,是研究浙南山区明清时期古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1990年省文物局拨款和群众集资重修。1982年列为泰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秀溪百岁坊
   位于三魁镇秀溪边村,百岁坊又称“贞寿坊”。清道光 十三年(1843),乡青邱士琳妻1O2岁,七代五世同堂,当地 官员请旨旌表,奏准建坊。青石结构,三层四柱三间,高5.75 米,宽6.32米。杆脚前后置抱鼓石,阑额梁上双狮戏球浮雕, 额坊正面横书阴刻“贞寿之门”,另一面镌刻“旌表乡耆邱士 琳妻赖氏一百有二岁七代五世同堂坊”。中层平梁直书阴刻请 旨建坊官员姓名,顶层为庑殿顶,两侧翘角浮雕龙凤,正中匾 额直书阴刻“圣旨”2字,左右鸾驾凤扇,3间平梁顶立四尊坐 狮,造型粗扩,雕刻精细,是研究浙南山区石牌坊建筑工艺的 珍贵实物史料。1988年省文物局拨款补助和村民集资重修。 1988年列为泰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价。





司前回澜桥
  位于司前镇三插溪、竹圩溪、里光溪和左溪等四水交汇处。道光升三年(1843),邑绅陶化龙慨然醵金,促使池村百念渡(旧名君子潭)筑桥济渡,不久逝世。咸丰元年(1851),其子陶琳继其遗志,在上游三里许建双阮桥,历时六月,费银九百两,称袭庆桥(陶琳《袭庆桥记》)。竣工后数月,桥记于水。同治一十年(1872)春,陶琳子鹤年“冒雪亲赴缙云、金华相度成式,归即循溪扫沙砾于旧桥下,深十余丈,得纯石底,可因为址遂移建焉。”光绪二年(1876)落成,费钱14500贯。该桥为三墩四孔石拱桥,全长85米,宽6米,高水 面高13米,每初净跨12.5米,砌石雕刻精致,两侧石栏杆,柱头均饰刻狮子。荷花、蟠桃等。由于该桥系陶化龙祖孙三代独资兴筑,其热心公益,奋力和自然斗争之精神感人至深,时为当地近世盛事,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66年修 建泰景公路时被利用为公路桥梁。 1988年列为泰顺县第三批文 物保护单位。




祭下桥   位于南浦潘洋村,古名福庆桥,建于清光绪六年。全长44.1米,宽48米,离水面高12.7米,单跨322米。该桥上建桥屋十五间,中间三间为三层楼阁,三重檐,冀角高翘,雄伟壮观。(该桥在1990年8月 20日被洪水冲毁)




毓文桥   位于训岭乡洲边村。建于清道光十一九年(1839),全长23米,宽4米,单跨7.6米,系石拱木廊桥。拱卷青石筑砌,呈半月状,横跨两山之中。上建廊屋七间,三层楼阁式,屋面重檐悬山式,屋脊中有葫芦顶,四冀角高翘,造型别致。1986年村民自筹资金重修。1994年列为泰顺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三条桥
   位于州岭乡和祥溪乡交界溪上。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建于宋“绍兴七年(1137)九月十三日”,重建于清道光哲三年(1843),为叠梁拱式木廊桥。长2663米,宽4米,高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抬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该桥起源较早,据泰顺《分疆录》记载,道光间修建时曾发现唐“贞观”旧瓦。该桥精巧秀丽、历史悠久,被编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作为百种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宣传,显示了我县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1982年列为泰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泗溪上桥
   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54)重建,横跨东溪之上,故称溪东桥。总长41.7米,宽4.86米,高10.35米,净跨25.7米。桥山二层拱骨相贯而成,山九节拱骨并排与另一层八节拱骨贯穿搭置,自成稳固的梁架。在拱内又置三角形木架,加强横向力的作用。为了保护拱骨和梁柱,防止风雨侵蚀,两侧都装有风板。两端拱趾各自支撑在桥台上,桥台用花岗岩块石垒筑于两岸山崖之上,两头通道均有石踏跺。梁架上建长廊式桥屋15间,当中三间高起为楼阁,两头翼角飞挑。盘龙卧虎,斗角绕云,青龙翘须,颇有吞云吐雾之势。





文祥塔
   位于罗阳镇内门外。明隆庆(1567-1572)问始建,为历、崇恢时均曾借修,清嘉庆十七年(1812)倒坍,道光廿三年(1843)乡贤潘浦筹资重建。塔高19.7米,砖木结构,六角七层空心楼阁式,内有楼梯盘旋而上,腰檐以叠涩法层层递出,转角呈拱状。翼角吻曾逐层不同,有大鳌衔珠、吉祥如意、鹊尾卷草等,工艺讲究,栩栩如生。外壁装饰以黑白、赧、蓝白色为主,绘松、竹、悔、兰,对角则给蝙蝠、葵花等。1989年省文物局、县政府拨款和当地群众集资维修。重修时加回塔基,增设石栏杆。1982年列为泰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碇步桥头石塔
   位于东溪乡院步桥头。塔高约5米,三层六自,青石结 构。塔基出现整块石垒成,一启龛额横刻“惜墨如金”四字 二层龛额横刻“文光四射”四字。龛内原塑有魁星踢斗像。三 层龛额根刻“始制文字”。每层均有衡木结构叠涩腰檐,冀角 高翘,翼尾有会背。每层四周安石杆,柱面均刻有联句。塔利 为葫芦形。清咸丰、同治年间,本溪村科中蝉联,文风鼎盛, 一时考中十二名秀才,大家自筹资金,于光绪十二年(1886) 建造该塔,取名文章阁,以图“文运兴隆,科甲永继”。此塔 原建在后宅洋对白山,1989年村民集资移建于东溪公路桥西 侧。1985年列为泰顺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里光水尾亭
   位于司前镇里光村,建于清咸丰九年(旧55)。亭高9.42 米,楼阁式,六自三层三重檐。亭中设圆柱六根,经形柱础, 亭身不设斗拱,用叠涩法机出远檐,檐间收缩成“崇”字形, 每层檐尾翼出部分,均用鸟翼造型。亭内顶有花鸟浮雕图案。 翘檐和亭身浑然一体,风格独特,对研究浙南山区古代亭阁建 筑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o年县府拨款重修,1988年列 为泰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秀涧赤岩石室
  位于松梯乡秀润上村赤岩山,系南宋太学生、抗元 勇士林逢龙、廷龙兄弟练功和读书旧址。兄弟二人在此 隐居四年之久,逢龙在此 著有《草塘集》二十卷,《古论》一卷。 林逢龙,字庆二,弟廷龙,字震发,祖籍泗溪南溪,出身 书香门第、为又有奇气,冈其父任湖北提举,特许进入人学。景定元年(1260),元兵入侵,上书陈战守大计,未被采纳。成停二年(门66)兄弟俩问人学入宫言事,忤贾似道,被斥归乡里。郡守江万顷待以师礼,八年(1272)复往临安,和太学生齐应魁等联名上书,乞正贾似道误国之罪,并建议调兵解襄阳、樊城之围,被贾削籍遣押还乡。兄弟俩隐居赤岩石室。德佑二年(1276),元兵入温,元将素闻逢龙名,索之山中,以名利诱降,逢龙被捕后攘臂怒骂,以腹触刃而死,弟亦同日被执不屈殉难。该石室1994年列为泰顺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5月列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