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闽东廊桥民居自助之旅(五)三座小廊桥
作者:陈圣格  文章来源:格子的乡土家园  点击数3680  更新时间:2005/3/1 13:21:36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还傻

双溪镇的廊桥有三座,但都是小型的石拱木廊桥。墘源桥位于镇北的墘源村,已完全失去交通的功能,桥面四周也被砖块封裹得严严实实,纯粹变成农民放置杂物的地方。南安桥又名迎恩桥,说是清乾隆二年(1737)重修竣工值日适有皇帝恩诏送达,知县沈钟将其改名为迎恩桥。南安桥位于双溪镇南的另外一条溪流上,从古街步行需要十多分钟。

      我们到达南安桥时,正下着大雨,一牧人和上百只小羊羔正在桥面上歇雨。羊们将一串串豆大的黑屎排到本来就很凌乱的桥面上,于是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膻味。牧人叫陆道光,他这样讲述自己的经历和牧羊生活:1995年曾去过内蒙古打工, 1998年筹集2万多元,从内蒙古买来28只种羊回到屏南,在此桥上游1公里外的北岩寺附近以每年两担谷的租金租了一座空厝坪,盖起了羊场,开始了他的牧人生活。最多时,他养羊600多只,每只羊都有个编号。现在成年羊都卖掉了,剩下的百来头小羊羔。他每天早上5时起床,带上干粮赶着羊群上山,黄昏时,挑着一担草料,跟在羊群后晃悠悠的回来。一年365天,风雨无阻。陆道光说着,精瘦的脸颊上露出一丝阴云。这时,雨歇放晴,只见陆道光一声低声吆喝,羊群便朝从桥口鱼贯而出,散在桥外一片刚刚露出绿芽的田野里。


      南安桥是双溪古镇通往闽东各县及闽北的要道,古时来往行人络绎不绝,也是官场迎送的重要场所,因此该桥更多的时候就肩负亭子的重担,梁上悬挂牌匾上的“南安亭”三个字就是明证。南安桥长只有20米,样子十分的灵巧,加上周边环境幽静,确实给人一种脱俗忘返的意境。沈钟当日为桥题诗曰:鸣鸠声里雨初收,罨画溪桥细水流。担荷纷看趋晓市,犁锄争见及春畴。柳条风软夭桃绽,竹蓧烟微紫蕨抽。几度迎恩亭下过,又传丹诏出皇洲。

      劝农桥位于北岩寺前的田野上,身后就是著名的翠屏山,桥的长度较南安桥稍短,桥中设神龛,祭祀的是五显大帝。据说,当年知县沈钟就是在这座桥上面对农人发表劝农演讲的,几百年过去了,这位重农爱民的沈县长慷慨激昂的演说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空里,但桥下的流水照样流淌,田埂的野草到了春天照样要崩出绿芽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