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浙南革命老区行 | |
作者:徐海波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 点击数3157 更新时间:2003/8/20 21:31:59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还傻 | |
|
|
6月28日,我们杭州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8名大一 学生带着团省委副书记张兵的关心,带着学院的注目,更带着自己一颗火热的心踏上了远赴温州的火车。这就是机电共程学院第一支暑期社会实际小分队——“浙南革命老区行” 小分队。 行过第一站:永嘉五尺,第二站:平阳山门,凤卧,我们“浙南革命老区行” 小分队八人向第三站终点站:泰顺进发。 4日傍晚,我们一行人来到泰顺泗溪。在当地团委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旅馆并饱饱的吃上了一顿,为明天行动提供了体力保证。早就听闻泰顺古廊桥外观美丽、建造精湛,而在距我们旅馆100米处就有一座,我们其中几人趁着天没全黑,步行前去观看。古廊桥果然名不虚传,它是泰顺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 第二天清晨七时,我们准时踏上了去九峰“浙南红军挺进师纪念馆”的路。泰顺是温州最贫困的县之一,之所以经济不发达,是因为此处多山。这里到处都是山,高低大小各不相同,连绵不绝。这样一个地势复杂起伏的地形,在抗战时期却为红军的游击战创造了一个好条件。今天的泰顺人民为了脱贫制富,通过勤劳的双手辛勤努力,把路修到了山林深处。这对我们这些来自平原的大学生来说,盘山公路只听过,没见过,更没坐过。汽车忽儿在山谷,忽儿在山顶,接着就是几个急转弯。在地图上看似很近的两地,却用了比平时多好几倍的时间。而我们被汽车甩得忽前忽后,忽上忽下,刚向左挤在一起,又都倒向了右边,胃都闹翻了天。终于有名女队员晕车了,而我也觉得头沉沉的,有种想吐的感觉。但大家都坚持着、忍耐着,因为,目的地还没到,心想当年红军用脚爬山挺进时比我们辛苦千倍、万倍,我们相信我们能坚持达到。一个峰回路转,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目的地,浙南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的庄严。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就要结束了。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 纪念馆建在山腰,是一座两层的楼房,馆前有一个小广场,广场正中是个升旗台。走过写有“浙南红军挺进师纪念馆”的碑,穿过广场,便来到纪念馆前。走进纪念馆,一楼是多媒体播放室及许多名人书法家、党政干部为纪念馆题词的陈列室。我们拾级来到二楼,这里陈列着珍贵遗物和照片:生锈的自制土枪、大刀,用过的碗、水壶,补丁加补丁的衣服,还有刘英、粟裕、中共浙江一大会址的照片等,旁边都配备了详细的文字说明。看着墙上红军挺进的路线地图,仿佛自己在重走红军路。 走出纪念馆,步行百余米来到一座木制平房前,那曾是粟裕将军和刘英政委住过的地方。参观两人的房间,都只一床、一桌、一椅,简单、平凡,没有一点色彩。这就是共产党人,艰苦朴素,贴近人们,辛苦工作。 再沿路向左转,走上七、八分钟山路,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棵底部叉开的古树,茂密的树荫下是一间破旧的小山庙。当年闽浙边临时省委就是在这里成立的。山庙旁边上石级百来级,竖着石碑一块,上书中“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简介”。映着夕阳,我们在碑旁远眺,到处是无边的大山,到处是绿树的家园。老区的美景让人陶醉。这样的山,这样的地,是浙江革命的摇篮。 夕阳西下,我们“浙南革命老区行”在最后一站泰顺的活动也结束了。回想这次活动,从策划到现在,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永嘉、平阳、泰顺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而留在我们心底的,是一生的。 浙南革命老区行, 了解浙南革命, 让革命精神伴随一生, 让更多的人 了解浙南革命, 了解革命精神。
庄通 摄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