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渐行渐远的山和水
作者:远平  文章来源:廊桥网  点击数3134  更新时间:2004/12/5 20:12:57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还傻

坐1路车西行,终点站就是白溪村。

    白溪村有溪,就叫白溪。因溪水落差大,流速快,水沫翻飞如雪,故古人名其曰:白溪。很是贴切。溪上并列亘卧有三条单拱小石桥,用溪中的大卵石砌成,玲珑,古朴,精致,典雅。连同古道和两边的田地浑然一体。溪滩上芦蒿飘舞,水从大大小小的圆石间淙淙而下,时而潴为浅潭,时而涓涓细流,声音很动听。  

 现在,村里通了公路,古道早已弃而不用。路边的田地大都盖了房子,把古桥与古道都挡住了,而且长年失修,早已被尘世的喧嚣所湮没。假如早有规划,白溪村就是经典的小桥流水人家。

    沿时断时续的古道拾阶而上,约五里,至黄泥隘。黄泥隘是闽浙两省的界点,隘口像城门洞,洞顶是古炮台,已经荒废。建于清咸丰九年,即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天京出走的第三年。据说当时其部已占和,为防来范,遂建隘设防。西面的地势呈口袋型,一大片白花花的芦苇迎风招展。隘内的石龛上,原来有一方石碑,上面刻有出资人的姓名与数目。居然不知何时被谁砸了,只剩半小块,上面只有年份了。

    口袋型的最底端,就是著名的铜坑亭。寿宁犀溪魏姓人所建。生态,景致绝佳。有我认为最美的一段古道。可惜边上开了公路,而且被石方填埋了。

    到了杨梅洲桥,心里也颇不痛快。人不过桥就可以过去,因为上游建了电站,溪水断流了。建电站之前,我曾在雨天来过,大水透着雾气从大峡谷内奔腾直下,气势汹涌,如黄钟大吕。从桥上看下去,有晕眩感。好像要将人连桥漂走。这时候更显得桥的重要,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过桥就是杨梅洲村。传说这里原有大片野生的杨梅,故名。现已无从可考,但我觉得是可信的。

    桥的上游是双溪。这里不是李清照的双溪,但肯定要好。溪水清澈见底,一尘不染。三米深的水,看上去只有一米。又是因为电站,水断流了,显得静谧,甚至于呆滞。溪里还有许多圆润光洁的居岩,大的可达上百立方米,形态各异,白里透红,与众不同。

    桥的下游,水质愈来愈差。还在开凿公路,还在建电站。

    想想古人真是天真,居然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没想到这一切都可以拿走。

希望流经杨梅洲桥下的水能长流……

进入双溪大峡谷历险记专题》》》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