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濒临消失的指头戏——生旦净末一张嘴 腾挪跌打指上功
作者:薛一泉  文章来源:温州日报  点击数2766  更新时间:2005/8/14 19:08:56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还傻



    ①林远志和林须叠在交流指头戏表演技法。


    

    ②林远志的镇担之宝———百年木偶头像。

    

    ③林须叠的小孙女饶有兴趣地敲着锣鼓,但林说:“指头戏后无传人已成事实。”


  



    ④在胡氏大院演出。季海波摄

  

    ⑤大花:《三堂会审》中的庞太师。

  
    ⑥三花(即丑角)。

  

    ⑦《百花楼》中的马碧云(左)与仆人。

  

    ⑧《桃园三结义》中的关羽、刘备、张飞。


    指头戏(木偶戏一种)在泰顺主要分布在雅阳、泗溪、彭溪、仕阳、三魁等地区。演出形式相当独特,艺人们将木偶头套接在一个布袋似服装上,将一只手伸进服装,用食指操纵木偶头,用拇指和中指操纵木偶的双手进行表演。
    指头戏并不会因为是一个人在表演而使演出冷清逊色。木偶角色的举手投足、俯仰摇摆、舞刀弄枪、腾挪跌打,全凭艺人的指上功夫;而唱、念、道白,生、旦、净、末、丑,全在艺人的一张嘴上。由于指头戏是艺人们用手指操纵的,演出时舞台场景的布置就像是生活中人们非常熟悉的蚊帐,因此在不同的地方,这种形式的木偶戏有着不同的名称———“指头拇(拇指)戏”、“布帐戏”、“扁担戏”等等。这类木偶戏不像提线木偶有前台后台之分,似乎倒有上下台之分,即艺人们用双手在台上进行表演,同时用双脚在台下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演出时,指头戏艺人口动、手动、脚动———“自摊船,自摇橹;自打锣,自敲鼓”,忙得不亦乐乎,台前观众更是看得如痴如醉。
    有关泰顺指头戏的渊源,很难找到历史记载。有文章称: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在南宋初年即流入平阳。其时,由于北方金兵进*,南宋朝廷即从临安(今杭州)迁徙温州,大批木偶艺人也纷纷南下,布袋木偶戏随之传入温州民间。据老艺人讲,泰顺指头戏从平阳传入,但于何时传入,一时无法考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指头戏是泰顺雅阳、三魁、彭溪等地的乡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从而它也在一段时间内长盛不衰。近几十年来,新兴文化娱乐形式的普及,指头戏渐渐失去了它在乡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如今的乡村,几乎已见不到指头戏演出的场景。
    在雅阳镇繁华的现代商业街上有一家日用品店,店主叫林远志,是位演了近30年指头戏,如今年近古稀的老人。他至今已有十几年未做老行当了。前不久,我们登门拜访了这位老艺人。
    40多年前的林远志才24岁,离家到福建福鼎圆潭村随姓郑的指头戏艺人学艺。在郑师傅家里,他起先几天是背诵郑师傅拿给他的几本薄薄的“书册”(小说)。四五天过去后,开始背情节复杂的大部头和开始学“台引”。台引即木偶角色出场后的开场白,如文台引的开场白是:“小小书勤读,文章可立新。满朝知子贵,惟有读书高”;武台引的开场白则是:“小小英雄汉,提弓马上追。弹打飞云鸟,好汉出少年。”接下来就学各种各样的称谓和练手法,其后便是练敲打。手脚分工各不同,分别是:左手钹;右手怀鼓、小锣和鼓;右脚则练踏锣。
    林远志前后跟郑师傅学了20多天指头戏。他说:“这么短的时间学不了太多东西。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跟郑师傅我只是学了基本功,手艺的长进主要还是靠回家后自学。”回到家后,林远志一边继续练习师傅教的各种基本功以及背诵剧本,一边开始按师傅吩咐的方法练唱腔。
    指头戏艺人的语言艺术着重两个方面的修养,一是要练就一副好嗓子;二是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各种不同角色的轻重缓急的语调变化。林远志练嗓音有四个字,即“喝风、听水”。“喝风”是指站到风强的山凹中,一边唱,一边让急风灌进自己的喉咙中。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直到站在风口唱上几十分钟都不会喉咙疼痛了,嗓子练习才算过关。“听水”的练习方法主要是锻炼自己掌握音调变化的能力,到水流量比较大的瀑水旁,起风时,水声要大些,风停时,水的声音自然又小了下去,林远志便根据水声的变化来练习掌握音调高低的能力。
    一年后,林远志开始在泰顺三魁、东溪、秀涧、泗溪、彭溪等地演出。年轻人结婚,老人“做十”,乡村祭神等活动都会邀请他去演指头戏。演出时间根据戏文也有长短,一出短戏两个钟头就演完了,长的戏要演一个月多。剧目根据场合的不同也不一样,如结婚演《双状元》、《文武会》等;“做十”演《彭祖求寿》、《八仙过海》等,这两类都属于“彩戏”。乡村祭神活动演的戏就更多了,艺人们称为“太平戏”,如《陈十四传》、《封神榜》、《杨家传》、《薛家传》等。
    在一个村子里演出多了以后,就没有戏文可用了。再者,很多“书册”中的内容各章节的情节吸引人的程度不一,有些艺人演了一个晚上文戏,没有打斗的武戏,一些观众难免看得昏昏欲睡。于是从40岁那年开始,林远志便自己编戏。《七把阴阳锁》、《五凤楼》、《双杰三英将》这三本是他自己比较满意的,乡亲们也很喜欢看。他编戏文的原则是:“每个章节、每一出戏既要有文戏又要有武戏,文武结合才能吸引人。”
    在林远志的戏担里,躺着40多个木偶头像,其中最古老的一个头像已有100多年。这个头像本来是个提线木偶头,是他爷爷(木偶艺人)的演出道具。当时林远志看到头像雕刻特别精致,便向爷爷要了过来,锯掉尖柄,在底下挖个孔,便成了指头戏的头像了。现在这个木偶头像已成为林远志的“镇担之宝”。
    林远志曾带过两个徒弟,一个学成出师没几年就去世了;另一个是他的侄子,名叫林须叠,他18岁时随林远志学指头戏,两个月后,又将福鼎指头戏艺人李俊秒请到家中学了3个月。那是36年前的事了,当时林须叠的父亲卖了一头牛作为李师傅的报酬。林须叠学成后,主要在福鼎一带演出,前后足有20多年。他自己也编过一部戏,叫《九女八义》。除了指头戏,林须叠还是后台能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如今林须叠也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没有演指头戏,尘封的戏担放在屋头角落中。据林须叠说,泰顺境内现存指头戏木偶头像数他家的这担最全。前段时间雪溪胡氏大院为了配合旅游宣传活动,墩头的一个指头戏艺人来借戏担去演出了一次。对于指头戏面临失传,林须叠很无奈,他很想将自己的手艺传下去,但如今的年轻人已对这行当不感兴趣了,这真是遗憾。


进入论坛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