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丽水廊桥石坝重现 青川县石坝乡增添新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点击数844  更新时间:2010/6/3 23:22:03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啥时候修的桥,这么漂亮!”5月20日下午,王淑娟回到阔别一年多的家乡——青川县石坝乡,望着不远处的一座廊桥,惊喜地叫了起来。

  这座廊桥的来头还真不小:它源自浙江丽水庆元县。借助对口援建的机会,这个造桥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远涉千山万水,来到四川,在青川县石坝乡扎下根来。

  [故事]国家级传承人现场主持“丽水造”

  在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石坝乡场镇村被红石河一分为二,两岸群众被滔滔河水阻隔,生活十分不便。在这种状况下,随后成立的丽水市援建指挥部便有了个心愿:在红石河上架座桥。

  “既能方便场镇的居民,又能在石坝乡留下丽水印记。建造一座什么样子的桥好呢?”去年10月,援建指挥部正为这事犯愁时,却偶然得知家乡庆元县的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正在申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为此,他们灵机一动,决定在石坝乡的红石河上建一座具有典型浙江文化特色的庆元廊桥,并在相邻的一座小山包上建一座廊亭。这样,不仅解决了当地老百姓的交通问题,还寄托了浙江人民对石坝乡的永久祝福。

  据了解,庆元廊桥,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而形成的特殊桥梁。其中木拱廊桥,又称喜鹊窝桥,不仅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而且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它不仅构造科学,造型美观,而且具有广泛功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除交通功能外,还与生态环保、休闲娱乐、文赋书画、民俗祭祀等紧密相关,是古典建筑艺术中的奇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拱架部分不用一钉一铆,桥屋集屋宇建筑之大成,廊、楼、亭、殿、阁等应有尽有。

  为了将这一文化瑰宝完整地带到青川,援建指挥部特地请来了几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负责整个廊桥廊亭的设计施工。现年56岁的吴复勇就是其中的一位,他16岁开始学习廊桥建筑工艺,到今年已经有40年的建筑经验,去年,他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石坝后,他立即动手施工,一瓦一椽、甚至一个马腿(廊桥顶上的一个构建),都亲自动手。

  “除了木工,我们还带了油漆匠、瓦工、雕刻师傅,一整套造桥班底都齐全了。”吴复勇告诉记者,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今年5月初,一座全新的廊桥、廊亭呈现在石坝乡场镇上。

  [延伸] 文化融合,无处不在

  灾后重建中,随处可以见到文化融合的例子。在绵竹市九龙镇,对口援建九龙镇的扬州市在重建过程中,将当地特有的建筑——水街带到了九龙。从跑马岭(九龙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在扬州援建者的设计下,全部流到长约3公里的水街。这条水街穿镇而过,两旁有商铺,也有廉租房,还有一座座拱桥,打开窗户,坐在门前,有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乍一看,还以为是到了扬州。

  一条清澈的小溪淌过小区,两株青翠的杜仲树倒映在溪水中,三五村民抱着孩子走过小桥,轻言浅笑间,几分浓浓的江南水乡风情扑面而来。而在小桥流水旁,4排粉墙、黛瓦、坡屋顶的川西民居一字排开。同样是在绵竹,对口援建土门镇的江苏省常熟市,将江南水乡建筑格调和川西民居融合在一起。

  在都江堰壹街区,对口援建的上海市不仅在小区内保留了大片川西风格建筑,同时设计了纵横交错的街道,让上海弄堂和川西民居融合在一起。小区内种上了白玉兰和银杏,前者是上海市花,后者是都江堰市树。由于街区毗邻蒲阳河,该项目还将通过对蒲阳河截水、引水,构建一个大规模的人工湖。“这种概念有点像上海新天地里的太平湖。”

  “对口援建带来的不只是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欧阳宏生说,无处不在的融合之景,正在成为我省灾后文化重建的新亮点,这种交流与融合将对文化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