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泰顺 一个老人与他的桥
作者:摄影 厉力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点击数757  更新时间:2010/5/6 7:06:02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泰顺 一个老人与他的桥(组图)

  85岁的董直机是唯一健在的能建造木拱廊桥的民间匠人

  
泰顺 一个老人与他的桥(组图)
走读江南 非遗之思

  
  题记:11月5日到11月15日,受《江南》杂志之邀,在浙江行走十天。美其名曰:“走读江南”,目标是参观考察江南(准确说是浙江一带)有代表性的非物质遗产。所见之非遗,有泰顺的廊桥、湖州之湖笔、宁海的耍牙,还有越剧。非遗绝技令人惊叹,非遗的生存困境令人慨叹。其凋敝的成因往深处探究,总有其一言难尽之处。于是深感申请到非遗,还只是保护功课的开始。遂记下沿途所观所想,以做非遗之思。

  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工艺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项目》,并同时入围《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杭州出发,6小时车程,到达泰顺已近黄昏。休息住下,第二天就去拜访了泰顺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技艺人董直机。85岁的董直机是唯一健在的能建造木拱廊桥的民间匠人,他如今有个小小的技艺展室,不足十平方米。从外面不仔细看,会以为那是个路边卖杂货的小门面。两层的挡板,上面一层可拆卸,屋顶有横牌,上有两行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泰顺编梁木拱桥纪念室”。纪念室左侧竖排还有一行字:廊桥模型出售。董直机患帕金森症,听他拿着模型讲解编梁木拱桥的技艺,能感到桌子在震颤。但是脑子很清楚,眼里尤其有种奇异的光。放到武侠小说里,他应该是那种怀揣绝活走天下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承认,他的手艺之所以受关注,还是因为入选了非遗。

  历史上,编梁木拱桥源于唐代的木拱桥三条桥这一特殊类型,其绝妙之处在于,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卯榫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用这种方法造出的桥,看不到任何铆钉铆铁。而木与木怎样咬合才更坚固?董直机拿着模型一点点地讲解,什么是承载重量的将军柱,什么是巩固支撑的剪刀层。我们听一处,就哦一声,似有所悟,但其实离真正的懂还差得老远——真正的手艺是无法说出的,那是一种手上的感觉。

  说到老人的经历你可能更明白。他13岁学艺,最初是从小工做起,也参与过造桥,但是作为“绳墨”(即造桥的主工匠),则是在2003年。所以我在他新建的同乐桥上能看到,崭新的木梁上很庄重地刻了几行字:绳墨董直机司斧。为什么那么多年没有独立造桥,我想一定有一个原因是,这个手艺非三年两载就能上手。当然,你也不能说,他不担当绳墨的那些桥就与他无关。福庆桥是一座明清留下的老桥,廊屋便是由他所建。看完同乐桥,再造访福庆桥,我倒觉得,后者反而更有古廊桥的风范。斑驳的木质桥体,已经脱落成灰色,人在廊屋走,开始是一片幽暗,适应了里面的光线,会发现它别有洞天。有至今还供奉着香火的神龛,有刻在不经意处的屋梁上,一连串捐资修桥人的名字与捐钱数目。常有不规则的圆形或半圆形开口,构成一个天然取景框,里暗外明,桥外的风景入到镜头中,和日本的外眺景观美学异曲同工……
从一个外人的角度,我们来看董直机老人的桥,最先是被复杂精湛的编梁木拱桥的技艺吸引,到后来,则是因为廊屋里附着的历史印记。在过去的年代,人们为什么愿意去修这座桥,我想未必是意识到,这造桥的技艺多么宝贵,可能重要的还是,这是他们日常活动的一个公共场所,可以歇个脚、议个事,或者做个祭拜什么的。只是现在,可供选择的活动场所增多,人们还会在这里做这些事吗?我没有亲见,不敢妄加揣测。但是告别廊桥,仍然明白,它的存在,更多是给观者留下绝美的叹息。有专家建议,要留住这门手艺,就必须多建桥。但我分明在一座廊桥上听到一个游人说:谁要看新造的桥?

  作为非遗传承人,董直机已经建了三座新桥,但别忘了,他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虽然业已收徒,但是连他都承认,专靠这个手艺,没法活。

  在他小小的技艺展室,堆放着一大堆桥的模型,标明可以出售。有当地陪我们的人听他介绍,忽心生一念,建议他把那些廊桥的模型做成中间可放电视机的尺寸,人买了可做家庭装饰用。在场的人都听之一笑。离开时,并没有谁动意买下那些模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