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贵州少数民族行 南花苗寨游记 |
作者:河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5722 更新时间:2010/1/5 22:21:34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
|
寨门口的桌子上放满了酒碗,盛满了米酒。几个穿着刺绣服装、带着银饰头冠的苗族少女双手端碗,把酒送入客人口中。这是苗寨的“拦路酒”传统,名虽凶悍,传达的却是欢迎与祝福之意。据说,此酒客人是不能不喝的,而且手不能碰到酒碗,要苗族姑娘将酒送入口中。苗人的好客与真挚,由此可见。 我是好酒不能,但见美丽的苗族姑娘亲自奉酒,自然酒到碗干同行提醒,不要全咽下去,后边还有两道呢。原来,苗寨迎客礼节讲究“三道”拦路酒,三次都由苗族姑娘奉上。不胜酒力的我,哪敢再老老实实喝下去。 逐阶而上,曲曲弯弯的石板路尽头,豁然开朗。约200平方米、由鹅卵石铺就的小广场上,一个高约7米的图腾柱矗立中央。这就是苗人聚会的芦笙场了。芦笙是苗族一种古老的乐器。我小时候也看到过这种乐器,嘴对着鼻孔大小的气孔吹,两只手的手指捂堵着拢起来的竹管上的小孔,从而发出“笙歌”之音。只不过,我见到的笙,总是与唢呐、胡琴一起演奏,而苗族的伴奏,只有芦笙,因而音色更为突出。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