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时光深处的德化廊桥 |
作者:郭仙仙 徐…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 点击数1280 更新时间:2009/2/25 22:03:56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
|
长寿桥雄姿
守桥老人郑精一
登龙桥 《清明上河图》上那些失传多年的虹桥,其实在位于戴云山腹地的德化,一种与虹桥结构相似的桥依然鲜活着,人们管它叫廊桥。 一座座廊桥,承载着德化人多少古往今来的乡村故事。 风雨桥中听风雨 打扫卫生,维修破旧的桥板护栏,劝导路人爱护廊桥……三班镇桥内村94岁的老人郑精一,每天都在双桂桥上忙碌着。 始建于宋代的双桂桥,曾是德化通往永春、泉南的要津。小时候,郑精一背着书包从桥上经过到学校,放学后和伙伴们又在桥上做游戏。8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使双桂桥年老珠黄,梁倾桥坍。1988年双桂桥重建通行后,郑精一便自发义务守桥护桥,至今已整整20年。 郑精一说,廊桥,就是有屋檐的桥。在德化,人们更亲切地称之为“风雨桥”。 德化是福建省重要的林区,所以人们在建造古桥梁时多选用林木为建筑材料。同时,由于德化雨季长、湿度大、降水量充沛,为遮风挡雨,克服木料经风吹雨淋易腐坏的弱点,德化古代的工匠们便用巨石砌桥墩,上架木梁桥。再在木桥上架设长廊式屋顶,铺上瓦片,桥身两厢则披上向外张开、斜叠两层宛如雄鹰展翅欲飞的雨披。桥内还设长板凳,可供行人小憩歇息,既保护行人免于山雨泼淋,又能延长桥的使用寿命。这就成了德化人所说的“风雨桥”。 这些“风雨桥”,通常在桥梁中央设神龛,或在桥头建座亭子,供奉“观音菩萨”等神明。旧时,往来的官吏、生员、商贾行经此处,都要停步进香祭拜,虔诚祈祷行程顺风如意。因此,在德化民间,“风雨桥”又被称为“观音妈桥”。 廊桥遗梦知多少 倚着发黄的门槛,浔中镇土坂村登龙桥桥头理发店的郑大妈回忆着往日的幸福时光。 据老人介绍,登龙桥曾是德化城关通往西半片以及大田、尤溪等县的必经之路。由于商贸往来十分频繁,这里一度成为当地商品的重要集散地。“那时,桥上挂满了灯笼,桥头一整排都是店铺,卖肉的、卖豆干的、卖油盐的都有。也有人在桥头唱歌、演戏。过去这里可热闹了。” 老人回忆道。夏天的夜晚,这里更是聚集了很多人,过路的、乘凉的,都把这当成歇脚的好地方。人们坐在桥上的长板凳上,听着桥下的流水哗哗流淌,看世事沧桑,谈论着与桥有关无关的、永远也谈不完的话题。 解放后,德化县修通了城关往西半片的公路,这里的人迹便日渐罕至。桥头的几家店铺也因生意冷淡相继关门,现在只留下郑大妈这一家理发店了。 尘封已久的建桥往事 上涌镇曾坂村长寿桥的建造者,是家住上涌镇杏仁古街的黄以柱老人。黄老已经91岁了,他说,他这一生只建过这一座桥。 据老人回忆,建廊桥主要用上好的杉木,楔子是用竹片削成的。从深山里采集好杉木,抬到河边,扎成木排,趁着雨季,让木排顺流而下,运到建廊桥的地方,这样就省事多了。可惜,当笔者最近再一次连线老人时,才知老人已于年前仙逝了。 德化的古桥梁有史可考的最早建于唐代,而德化廊桥大都始于宋代。当时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要在偏僻的山沟里建筑这些廊桥,全凭人力操作。一块数米长和数吨重的巨石,要从深山里的羊肠小道运到溪涧深谷,村民们无疑要像蚂蚁拖蚯蚓一样,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据说,要把一块数吨重、数立方大的巨石架设到近十米的高空上,先得从远处的深山老林里砍运大批树木,一节节地拖运到一起集中作垫木,垫一层砌一层,边垫边砌,逐步加高,巨石垒积直至最后把石梁铺架成桥,然后再把其垫木一根根、一块块卸掉。其工程的艰巨、艰辛,可想而知。 曾几何时,德化还是深山村野,开门见山、出门跨涧,出行困难。于是德化先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青山、小桥、绿水、民宅相映成趣。仪态万千、富有地方色彩的德化各式廊桥,以木构长廊屋盖梁式桥最具地方特色。 这些桥梁大多建于古大道的村落附近,通过建造廊桥,把交通、商贸、宗教、休闲融于一体,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消遣、夏季纳凉和土特产买卖的好去处。同时,廊桥造型优美,或如长虹饮水,或如玉龙凌波,飞檐斗拱、错落有致,撒落在德化的山山水水之间,给青山绿水间增添无限诗情画意。此外,廊桥的顶梁和斗拱雕刻绘制着各种吉祥图案,工艺精巧,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古桥的命名也多富有诗意美感,耐人品赏,且寄寓着人们的美好欲望,如常用龙、凤、虹、美、济、仁、寿等字给廊桥命名,像登龙桥、广济桥、济虹桥、粹美桥、湖春桥、富泽桥、长寿桥、福田桥等。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