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领略传统技艺 传承中华血脉 |
作者:光明日报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1188 更新时间:2009/2/21 16:03:37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
|
传统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而且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传承古老技艺,有利于传承中华血脉,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领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本期我们用文字与图片记录了部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技艺,以飨读者。
木匠工艺师正在用木筷制作木拱桥梁模型 手艺只有进入思想的层面才有价值—— 用传统技艺传递民族情感 本报记者 谌强 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元宵节揭幕以来,已吸引了十多万观众走进全国农业展览馆,成为节日期间的一个社会热点和文化亮点。传承久远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深刻的思考。 九项展出唤醒文化记忆 传统技艺大展,是此次以传统技艺为主题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之一,与其同时举行的其他系列活动包括中国传统技艺产品展销定货会、中国传统烹饪和副食加工技艺展演、元宵节民俗踩街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等。但系列活动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大亮点,还是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的传统技艺大展。 大展以剪纸绘画、印刷装潢、陶冶烧造、雕镌塑作、五金錾锻、制茶酿造、木作编扎、织染纫绣、传统医药等九个方面的丰富展览内容,以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现场制作演示,生动展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卓越创造力和雅致生活情趣。 年届八十高龄的应业根老人,是参加此次大展现场制作演示年龄最大的一位传承人,他在展示台前精心地制作一只锡雕凤凰,身旁围满了年龄不一的参观者。当听到有人对凤凰羽翅上那些排列整齐而又细腻生动的花纹出自手工制作表示难以置信时,老人连连说,是手工做的,不像现在的许多工艺品,是用机器冲压而成。说着,老人又从桌上形态各异的工具中找出一件,当场向大家演示他是如何一锤一刀地从锡片上刻出羽毛花纹的。 陪伴应师傅来参展的浙江永康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说,锡雕是永康的传统工艺,永康有个风俗,女儿出嫁时母亲总会请人制作茶壶和烛台作为陪嫁,但不是机器制造的,而一定是民间工艺师手工制作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王小飞老师一连几次去了农展馆,新疆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阿布都热则克·艾则孜制作的一把热瓦甫,唤起了他几十年前在新疆听热瓦甫演奏时的记忆,他直后悔那时没有买下一把热瓦甫来收藏。艾则孜师傅精湛的制作技艺让他流连许久,他想在大展结束时,买下艾则孜师傅带来参展的那把漂亮的热瓦甫来收藏。 《文艺报》记者于烈看上了艾则孜师傅制作的手鼓,爱不释手,一遍又一遍地敲打。一位名叫陈窦的年轻人说,这些新疆民族乐器让她想起自己和丈夫一起去新疆寻访民族文化时那些难忘的记忆,她说在那里听到用热瓦甫、艾捷克、弹拨尔、萨它尔和手鼓这些新疆民族乐器演奏的十二木卡姆,是她新疆之行最亲切的记忆。 对于成年人来说,此次传统技艺大展和传承人的现场制作演示,唤起的是熟悉而久远的文化记忆,而对更多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年轻父母来说,此次大展却是一次远胜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良机。展览现场,不少青少年在传承人手把手的教学中,尝试着进行陶器制作、纺线织布、竹木雕刻等。一份浓浓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记忆,随着这种亲近朴素、感受真切的体验过程,在年轻一代心中传递。 精湛技艺彰显民族文化精神 重庆梁平竹帘是一种用竹丝和蚕丝交织编结而成并在上面绘画的竹帘工艺品,带着两个儿子一起来参展的牟秉衡师傅在展览现场精心地剖析竹丝,其精湛绝伦的技艺令参观者惊叹不已。牟师傅取来一个五六十厘米长的青竹节,剖成七八毫米宽的竹条,然后去除里层,只留外面的青篾,轻轻刮去外面的薄膜,反复将篾头送往刀架上那个固定的刀片,只十余秒钟,牟师傅已将一条窄窄的青篾分成了四十多根细如发丝的竹丝。 抬头望望围在身旁、惊叹不已的参观者,牟师傅抽出一根根竹丝送给大家,还幽默地笑着说:“别人送不起,我还送得起,这一根青篾就可以送四十多个人。”准备编结制作竹帘的竹丝,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牟师傅是个全把式,接下来的编结、绘画等,他都是高手。听到大家对墙上挂的那幅一米多宽、数米高、出自牟师傅手笔的“大画”赞不绝口,牟师傅说,其实最费工夫的是编结前的粘接竹丝,头发丝那样细的竹丝,粘接时还要在两个丝头上削出斜面,吻合后才能粘接好。牟师傅说,这是需要细心、耐心、静心才能做好的工作。 像永康锡雕一锤一刀镌刻出凤凰羽毛上的细细花纹,或者像梁平竹帘那样在细如发丝的竹丝上削出粘接的斜面,或者像云南贝叶经那样用“针”笔在小小的贝叶上“刻”下经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中延用久远并传承至今的精湛技艺,在农展馆中那些观者如堵的传统技艺制作演示现场并不少见,观众们在为之惊叹之际,也真切认识到蕴涵其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创造智慧,感受到由此彰显的中华文明的独特品格和民族气质。 阿布都热则克·艾则孜制作的热瓦甫,从琴头到琴尾,一米多长的琴身上布满细细的漂亮花纹,细心的参观者拿起正在制作的热瓦甫琴观察时,人人都惊异无比,那些仅仅只有三四毫米宽的长细线花纹,是先在琴身上凿出线槽,再相间嵌入黑白骨质材料而形成。“黑的是牦牛角,白的是骆驼骨。”艾则孜说。细看,那些不同形状的牦牛角和骆驼骨都只有碎米粒一般大。 正是这些令人惊叹的精湛技艺,蕴涵和保留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产生的生活趣味、审美品格和民族精神,同时也呈现出具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民族的中国在文化上的多样性。几位参观者在赞赏艾则孜制作的热瓦甫琴时,说起在新疆旅游时见到有的琴上的花纹是用印刷的花纹替代,更让人对眼前的琴刮目相看。牟秉衡师傅也告诉记者,在梁平,有的人为满足游客需要,用较粗的竹丝来编结竹帘,低价出售,虽然他的作品比别人的价高一些,但真正懂竹帘的人还是喜欢他制作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杭间教授曾在他的《手艺的思想》一书中说,手艺只有进入思想的层面才有价值。制作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用古琴的王鹏说,有的参观者在展览现场看见那具古琴、并听说是王鹏制作的,便大惑不解,说这古琴不是古代的吗?王鹏说,这是有的参观者未能区分古琴本身和古琴制作技艺、古琴所蕴涵的中华文化所致,而后者当然是传承上千年了。“到了今天,制作古琴并不是一门单纯的工艺技能,做一具好琴,不仅技艺要精湛,还要懂古琴和古琴文化,甚至制琴用的木头,制琴师要在制作中寻找那种充溢中庸之气的声音,当然,还要通过抚琴者在这样的琴上对古琴曲的准确演绎,才能真正传达出古琴文化所表达的中华文化精神。”王鹏说。 传统技艺在当代该如何传承 与此次传统技艺大展同时举行的学术论坛,有一个令人欣喜的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这与传统技艺大展引得无数参观者惊叹追捧的热烈场面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们则理性地探讨了生产性方式保护这种契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普遍需求的重要途径。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生产性方式保护是指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此次大展总策划吕品田博士说,生产性方式保护这一学术理念,是由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2006年在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中提出的,这与吕品田力图通达此次大展阐述的“重振手工,激活民俗”的学术观点十分一致,“参展的传承人和参观者,正是在生产性方式保护这一点上,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由于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因是全手工制作,费时费工,而其经济效益与许多现代生产方式不能相比,使得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生产性方式保护理念的提出,为破解这一困局、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福建省屏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苏旭东硕士在展览现场精心地制作一个木拱桥桥梁模型,他的身旁是一座几米长、一米来高的木拱廊桥展品。苏旭东说,这种无柱木拱廊桥技艺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整座桥梁全为榫卯式结构,被专家称为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建筑样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带队来京参加传统技艺大展的新疆文化厅新疆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黄适远说,像阿布都热则克·艾则孜这样制作新疆民族乐器的代表性传承人,总是有不少的歌舞团、文工团、少年宫等机构慕名来订货,艾则孜带着他的儿子一起制作,总是供不应求。在南疆的阿克苏、和田和喀什地区,有不少乐器村,一家一户,或将整个家族带动起来制作新疆民族乐器,形成了规模,乐器远销到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以及土耳其等国,由此可见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巨大生命力。 高级工艺美术师乔锦洪在展览现场展出的竹刻精品,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书法,都充满中国文化意韵。乔师傅说,他是无锡“双契轩”竹刻第三代传人,当年吴稚晖先生给他的外祖父题写的“双契轩”匾额,无意间让这个家族传承的竹刻技艺始终保持着“双契”:外祖父和母亲,母亲和他,他和妻子,妻子去世后是他和女儿乔瑜。 这样算来,到乔瑜这一代,该是“双契轩”竹刻的第四代传人了,但乔师傅说他是抛弃“家法”,不分人、不取酬地传授这项独门技艺。他在无锡建了一个竹友竹刻艺术沙龙,大家来去自由,而他分文不取,教授竹刻技艺,“这个主意还是女儿给我出的,她也在网上组织竹刻爱好者群体呢。”乔师傅说自己有退休金,干这事儿不图钱,组织爱好者沙龙,就是想将这个技艺传下去。听专家说,这种从家族传承的方式变为组织社会爱好者传承,在全国传统技艺传承中还不多见,颇有新意。 曾入选“中国百名杰出建筑师”的陈冠儒同乔锦洪师傅一聊起来就没完,他说自己从乔师傅的竹刻艺术品中感受到不少建筑设计的思路;从事用品、饰品设计的陈航,则在编结竹帘的牟秉衡师傅身边流连不去,他说其实这种古老的传统技艺,也可以运用到自己那些现代设计中,他希望从中学到新的东西。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祁庆富教授说,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以“生产性方式保护”为论坛议题,是对“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十六字方针中“合理利用”的科学解释。“传统手工业要适应的是现代社会的文化需求,而不是生产需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郑长铃研究员说:“生产性方式保护是为了激发传统工艺的内在发展动力,通过这种方式保护,不仅可以传承传统技艺,而且可以提高传统技艺的文化附加值,它和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是不同的。”
工艺师在制作安徽铸胎掐丝珐琅。 合理利用是传承发展的前提 本报记者 谌强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中,以“生产性方式保护”为议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热议。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郑长铃研究员。 郑长铃说,“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提出,是基于对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的认识,从名字上讲,“遗产”的界定虽然是准确的,但对许多还不十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现状的民众来说,容易产生一种“静态”的误解,认为遗产是过去的,这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务院2005年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在郑长铃看来,传承发展就必须有合理利用的前提,这就是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由来,因为通过生产性方式,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具有了自己的生命力,有了生产的需要,就实现了一种活态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空气一样,可能不被人注意,其实每个人都在呼吸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很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对广大民众来说,则不一定。”郑长铃说,也是基于这一点,提出“生产性方式保护”,是期望通过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生产活动相关的生产性方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生产的产品,来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 郑长铃说,因为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相互影响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和生产方式在当代被遗忘,使人们在生活中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一些认识误区,而提出“生产性方式保护”,就能够在观念上和实际中唤醒文化记忆、修正认识误区。 但同时,郑长铃强调,“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前提是“一定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国务院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其中的“合理利用”曾一度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经济利益的政策性借口。郑长铃说:“‘合理利用’的度必须把握好,譬如说藏族唐卡画,搞成印刷品,而不是手工绘制,就失度了;又譬如采用夜光材料的陶瓷制品,其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不变,是传承传统技艺上的发展,但像有的地方那样弄成裸女,就变味了。” 郑长铃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品田博士曾提出过“重振手工,激活民俗”的学术观点,“如果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层面来说,这与‘生产性方式保护’是相通的,譬如说山东临沂地区的柳编,是当地的传统手工艺,通过生产的方式,柳编技艺保留得十分好,而且产品还出口国外,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
两位新疆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正在演奏。 非遗大展为何要现场制作演示 本报记者 谌强 正在北京全国农展馆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以十分丰富生动的展览内容,以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现场制作演示,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众多参观者。一个土耳其观众在展览留言薄上写道,中国传统文化真伟大、真迷人!一位天津观众写道,自己已来参观过两次,展览太好了,还想再来,也希望将这个展览办到天津去! 听到这样的评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此次传统技艺大展总策划吕品田博士说,这是我们所期望的。吕品田说,这次传统技艺大展,精心选择了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揭幕,是期望大众通过这个民俗活动最集中、带有民族狂欢节意味的节日,让人们在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传统技艺大展中,更深刻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 这次大展从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精心选择了众多具有代表性、可视性、有趣味的传统技艺和代表性传承人参加。经过科学分类,从九个方面向参观者生动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容。吕品田说:“传统技艺与标准化生产现代工业方式不同,是承认和保留着差异性的,因为制作者的生活地域、当地民俗、文化形态和个人意愿的不同,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品上保留着差异性,保护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提到引起众多参观者强烈兴趣的传承人现场制作演示,吕品田说:“这是大展的核心内容,手工技艺作品的每一针、每一笔、每一个人、每一个时段都会不同,生动体现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的品质和个性的差异,而这个制作过程是参观者最感兴趣的。”吕品田强调:“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展览,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推动保护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发展。”
湖北红安绣活传承人在现场制作绣花鞋垫。
一个小女孩聚精会神地观看海南黎族织锦技艺演示。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