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大师远行难舍难断故乡情 谢晋追悼会昨日上海举行
作者:陈扬渲 王…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点击数3843  更新时间:2008/10/27 21:37:42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谢晋幼年就读的谢塘镇中心小学的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手捧点燃的蜡烛,围绕着谢老的遗像默默祈祷,寄托哀思。

  阴云压城,似乎老天也为一位老人的离去而黯然神伤。

  10月26日下午,著名导演谢晋的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为这位电影大师送行。

  秦怡、田华、李行、吴思远、陶玉玲、刘晓庆、王馥荔、奚美娟、潘虹、张瑜、濮存昕、朱时茂、贾樟柯、赵薇、范冰冰等众多电影界人士来了,许许多多的普通影迷来了,家乡的亲朋好友来了……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电影巨人,送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最后一程。

  浙江赤子,念念不忘为家乡拍电影

        谢晋曾说,他要把一生献给电影事业。而为家乡拍电影,更是他晚年的夙愿。

  谢老,浙江山水怎能忘记你那浓烈的故乡情?你可知道,家乡人民舍不得你走啊!

  下午,来自浙江的电影人进入龙华殡仪馆,大厅外的柱子上挽幢高挂,两旁是谢晋的巨幅照片,大门正上方悬着“谢导,我们永远怀念您”的字样,社会各界送来的花圈摆满了过道和两侧。

  看着露天大屏幕上不停播放着的谢晋作品片段和纪念短片,原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费静波难以抑制悲痛:“他始终念念不忘要为家乡拍电影,就在今年国庆节,他来杭州住了几天,还和我们谈论他的拍摄计划。”

  回想往事,20多年的交往就像电影一样在眼前一幕幕浮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费静波就与谢晋相识相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从小远离家门外出求学创业的谢晋,始终对浙江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文革”后,谢晋迎来了一个创作的高峰,他特意把《高山下的花环》、《最后的贵族》等众多影片的首映礼放在浙江举行,《啊!摇篮》、《秋瑾》、《鸦片战争》、《女足九号》等影片更是在浙江取景拍摄。

  费静波说,应家乡电影人的邀请,谢晋担任了两届浙江省电影家协会的名誉主席。然而,身兼多种职务的他并不是应付了事,曾经多次来杭参加协会召开的电影创作会,和大家讲自己的创作体会。有一次会议在上海举行,谢晋专程抽空前来。那天会议进行到很晚,他仍然陪着大家。

  谢晋曾说,他要把一生献给电影事业,就算死也要死在摄影机旁。而为家乡拍电影,更是他晚年的夙愿。

  去年春天,谢晋来到杭州,约了费静波等人讨论《桥魂》的拍摄事宜。84岁高龄的他希望把茅以升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的故事搬上银幕,讴歌家乡这位伟大的爱国科学家。事后,他又几次找省里有关人员,为影片做准备。

  谢晋热切地想为家乡拍电影源自一个单纯的愿望,他想宣传家乡,把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介绍给更多的人。

  回忆起与谢晋相见的最后一面,原浙江省电影家协会秘书长童本骅不胜唏嘘。今年国庆节来杭州时,谢晋与童本骅谈自己的拍摄计划,不停地说应该在杭州找些素材,应该拍杭州的故事。当时,他随身带了一位作者写的本子,不过他表示,“如果杭州有好的素材,肯定先拍杭州”。

  有一部电影已经在谢晋脑海中酝酿了三四年,遗憾的是最终还是没能开机。

  几年前夏天的某一日,气温超过了40摄氏度,谢晋一个人风尘仆仆赶到杭州,让省电影家协会帮助联系泰顺县,他要去采风,准备拍摄一个乡村女教师的故事。他的行李箱里除了随身衣物,还装了不少饼干,这是他的习惯,因为他经常工作到很晚。

  “泰顺有廊桥,那是世界文化遗产,一定要把它宣传出去。”后来,谢晋不止一次和费静波、童本骅等人谈起这部电影。甚至他还设计好了一个场景,让赵薇扮演乡村教师,背着学生从河边走过,背后的廊桥风景如画般美丽。

  如今,谢晋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家乡人民相信,泰顺廊桥会走上银幕,茅以升的故事也会通过电影为更多的人所熟知,还有许许多多浙江的故事、风景、人物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进入论坛发表评论》》》》》》》》》》》》》》》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