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泰顺廊桥研究表明:南方拱桥技术并非北方传入
作者:高敏  文章来源:温州晚报  点击数3911  更新时间:2002/4/18 0:34:3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泰顺县文博馆馆长张俊经多年研究、考证,撰写论文《泰顺木拱廊桥发展历史探讨》,以充足的证据对一代桥梁建筑大师、教育家茅以升的“南方拱桥技术是由北方传入”的论断提出有力的质疑。近日,这一论证得到了国家权威部门的首肯。
  泰顺是“廊桥之乡”。张俊经过多年实地考察,发现泰顺木拱桥的建筑风格随着岁月的流逝,从多柱式渐渐向少柱式变化,直至发展到完全不采用桥柱的飞虹式。张俊在论文中认为,如果古代北方有现成的飞虹式拱桥技术传入南方,泰顺就不必走从多柱式渐渐向少柱式变化的技术弯路。   据记载,该县的三条桥在清道光年间重建时,曾发现上面有唐代贞观年号的旧瓦。张俊在三条桥上还发现,桥上的瓦片刻有宋绍兴七年(1137年)的字样。距三条桥上游10余米,是该桥的旧桥遗址,旧桥是多柱式向飞虹式木桥发展中的过渡性桥形。

  张俊经过潜心研究,以大量实物证据提出,泰顺木拱桥萌芽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代中期,是在本地区不断改良而成的。它的风格沿袭变化过程,是一个独立的发展体系。张俊据此撰写的论文《泰顺木拱廊桥发展历史探讨》,前不久获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颁发的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专家们认为,张俊的观点将有助于古代桥梁史的研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