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泰顺寻桥
作者:梅小排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4105  更新时间:2008/7/21 22:03:44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大约在七八年前,三联书店开始出版一套《乡土中国》系列丛书。在当时,国内旅游指南书和互联网上的旅游信息还甚为匮乏,这套文图并茂、文化底蕴深厚的丛书经常被旅游爱好者捧着出行,我就曾带着其中的《晋中大院》前往山西平遥、灵石一带。正是这套丛书中的《泰顺》篇让我初识藏于深闺的本土精美廊桥风貌,在我心目中,廊桥印象再也不仅仅是美国麦迪逊郡那对中年痴男怨女的催情物。

  泰顺位于浙闽交界处,山高水远,行走不易,而廊桥也散落在泰顺城乡各地,找寻不便,所以前往泰顺游玩,自驾车一般来说是最佳选择。早春,从楠溪江中上游的村落驾车出来,遂决定在温州转上沿江高速公路前往泰顺。过瑞安,过苍南,在高速公路上,手机甚至收到了福建移动公司发来的问候短信,显然已经临近福建省境内的福鼎市。在分水关下高速公路,驶上了泰顺境内的山间公路,山路上七弯八拐,旁边森林茂密,偶尔能看到当地农民在山里开垦出的三分薄田,不由让人想起《泰顺》一书前言中对泰顺的写照——“九山半田半溪水”,也正是境内山溪纵横,成为孕育廊桥的良好土壤。

  何谓廊桥?顾名思义,自然是桥面上有屋檐的桥,这种桥建筑优美,又能让行人歇脚遮阳挡雨。实际上,廊桥在中国并不是泰顺所在的浙南、闽北等地区独有,比如我去过的江西婺源清华镇上有座彩虹廊桥,漂亮非常,还有广西侗寨程阳风雨桥,也是闻名遐迩。而泰顺的廊桥数目众多,全县明清建造的各种类型廊桥有30多座,其中尤以当地人称之为“蜈蚣桥”的6座编木木拱廊桥最为特殊而重要,即泗溪姐妹桥、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洲岭三条桥,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泗溪镇上的姐妹桥。

  姐妹桥并非是一座桥的名谓,而是指泗溪镇上相隔百余米的北涧桥、溪东桥两座桥。据说前者为师傅所建,后者为徒弟主事,因两者造型相似,如出同一娘胎的姐妹,以此喻之。溪东桥出现在车窗前时,让我觉得有点突然。因为我发现身处的泗溪镇闹市之中,似乎正碰上学校放学,小孩子们四处奔跑,旁边的小贩发出叫卖声,他们视旁边的溪东桥为无物,而这座造型古朴的桥就不动声色地安卧于侧,反到使我等游客有点不知所措,怕变现出少见多怪的姿态。溪东桥前有石碑一座,说明了它的前世今生,它始建于明隆庆间,重表于清乾隆期,又于道光二十九年集资重建,掐指算来,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溪东桥桥身通体刷成红色,虽略有斑驳,通体看来仍颇有雍容华贵感,桥身中央建着灰瓦铺就宫殿式的飞檐翘角,顶上还有“唐僧取经”等塑像。在溪东桥上游20米处,架有一座坚固的公路石桥,系泗溪的交通要道,溪东桥也就失去了便利交通上的意义,成为了一座架在河上的工艺品。

  沿河往下游走数分钟,即到了师傅所建的北涧桥,初看之下,溪东桥和它真是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同样是红色桥身,以及桥中部也有宫殿式重檐,两相比较,发现溪东桥的重檐比北涧桥的更高挑,显得更周正雄伟一点。不过,北涧桥由于两岸之间地势有高低,在设计上显然考虑到了和河边建筑的结合,在桥头可以直接连接到河边的店铺中。与溪东桥周边的喧闹不同,北涧桥周边的环境更值得称道,两条小溪在桥边汇合,桥边有两株据说有千岁高寿的古樟,枝繁叶茂,伸展开来,仿佛是张着大手守护着廊桥,在桥下的溪水里,有当地人正在闲适地垂钓。廊桥、古树、溪水、远山、人,组成了一幅完美的中国乡村田园画面。

三条桥 lqaaron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