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从土楼到廊桥 |
作者:一见 文章来源:温州日报 点击数2119 更新时间:2008/7/14 22:20:08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
|
几天前,以华安、永定及南靖客家土楼为主力的“福建土楼”,通过世界遗产大会最后的表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项世界遗产项目。
土楼申遗成功,令人称羡,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于2002年前后开始艰难起步的泰顺廊桥申遗。我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联想,是因为在这两者间,存有许多相似之处。 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清、民国时期逐渐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各种形态的土楼共有8000多座,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泰顺廊桥,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也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到1987年底,全县共有廊桥958座,其中新中国成立前修建476座,明清廊桥30多座,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6座,多数廊桥,现在仍然使用。 土楼与廊桥另外一个相似之处,是两者都在崇山峻岭之间,集雄浑、古朴和智慧与一体。前者居家,后者通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这些构筑周边百姓生活的富足,都开始出现了类型不同的建筑物,直接或间接地对这些景观造成破坏。但单从这点上看,土楼比廊桥要幸运,1999年福建省开始土楼申遗后,土楼所在地就为此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前期工作。以华安为例,截至到2007年7月底,华安县共投入近1亿元资金,拆违、建绿,为申遗工作铺平了道路。2000年3月,华安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华安大地土楼群管理办法》,土楼居民自主拟定并通过《二宜楼公约》,从行政法规及村规民约等方面指导和规范土楼保护。而泰顺廊桥,当然也不乏具体举措,但是,从申遗至今的六七年时间里,各项工作进展缓慢,倒是廊桥周边建筑在不断崛起,廊桥的损毁程度在不断加大。 我曾经在廊桥申遗的初期,写过一篇《廊桥申遗大任泰顺独木难支》的文章,呼吁将廊桥的申遗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甚至省委、省政府的目标范围,泰顺作为相对贫困地区,很难有足够财力担此重任。但是,面对这个过程艰难、前景渺茫的实体操作,各级政府基本上采取了一种保守的态度,不愿多化人力物力作这“无用功”。倒是很多专家学者,就廊桥申遗提出了许多构想,如以浙闽周边拥有廊桥的县所形成的廊桥文化圈结成申遗同盟,把“泰顺廊桥”变成以泰顺为中心的“中国南方木拱廊桥”或“浙闽廊桥”,以此提升廊桥申遗的成功率。但是,至今这些操作性很强的想法,还只是一纸空文。 廊桥申遗,知易行难,甚至所有的努力都不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这话,应该说在前面。但是,我们却不妨把申遗工作,看成是一次护卫廊桥的战役。暂且撇开结局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廊桥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终归会在保护中得到提升,今天所有的投入即便换不回“世界文化遗产”这个金字招牌,但我们总算是在做了一件无愧于子孙的事情,这其中的意义,并不会比申遗成功小。 土楼申遗的成功,使泰顺廊桥的申遗有了“参照”,在这样的参照下,能否给我们一些想法和动力? 格子 摄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