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申遗,钩沉古老的记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温州日报  点击数1277  更新时间:2007/12/30 10:50:45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上牛筋弦和安竹码
  ▲叠纸
  荨剪纸作品
 
  ▲茛郑永龙师傅制作的绸塑
 
  荨刻字模
  ▲面对将要失传的竹丝镶嵌技艺,张锦达师傅心存担忧。
  申遗,钩沉古老的记忆

  贝壳舞(民间舞蹈类)

  申报地区:洞头县

  历史沿革:这种舞蹈是在民间“迎火鼎”活动游灯队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流传在洞头县操闽南语的村岙,距今大约有200多年历史。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一个由洞头县文化部门发掘、民间艺人搜集改编的民间舞蹈《贝壳舞》,在观众和舞蹈行家的阵阵喝彩声中,从县里演到地区、从地区演到省里,一直演到了首都北京。半个世纪后,它又重现在大型民俗庆典、文艺演出中,风采不减当年。

  艺术特点:从巡游踩街到登上演出舞台,从节庆的即兴随队表演到成为主题鲜明的舞蹈,贝壳舞负载着200多年海洋民俗文化的积淀。它在舞蹈语汇的设计方面颇有创新:既保留了传统的“圆场”步法,又根据贝类不同的生活习性,新创了“跳走”、“游走”、“横走”等动作;既保留了背着贝壳张合蹲转的原有身段,又从舞台表演的需要出发,设计了脱下壳舒展曼舞的新场景。其伴奏音乐则大量采用民间音乐如《哪吒走云》、《朝天子》、《黄蜂出洞》等传统曲牌,使整个舞蹈洋溢浓郁的海洋韵味和生活气息。

  牛筋琴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类)

  申报地区:平阳县

  历史沿革:牛筋琴的历史渊源与温州鼓词相伴相生。温州鼓词的形成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南宋。金兵入侵,宋室南迁,北方的鼓子词随之传入温州与当地民间说唱艺术结合,逐步形成温州鼓词。另一说始于明代,认为它由横阳(今平阳)里巷歌谣与词曲合并而成,后融合古乐及民间敬神道士调逐步发展而成。温州鼓词的伴奏乐器原来只是一面圆扁鼓,单调枯燥。清光绪年间,平阳著名鼓词艺人陈昌牌在弹棉花师傅弹棉弓的牛筋弦所敲弹出“当、当”之声的启发下,用牛筋做琴弦,研制出五弦牛筋琴。之后各地鼓词艺人通过实践,把牛筋琴从五弦增加到七弦,又增至十三弦、十七弦,使其艺术表现力不断提高和完善。

  工艺特点:采用纯手工制作。琴弦原料采用健壮黄牛背上的牛排筋,筋质韧,弹力强,成丝率高,不会收缩;琴架原料选用无疤痕的梧桐板和红硬木作框,外形美观,经久耐用,更重要的是梧桐板发音浑厚洪亮,能够获得理想的音响效果。作为温州鼓词的伴奏乐器,牛筋琴具有许多其他伴奏乐器无法比拟的属性:型制为扁长方形,外表美观、整洁、大方;音质清新、洪亮、浑厚,音域宽广,传音远,音色富于变化;小巧玲珑,携带方便,适合温州鼓词艺人自唱自弹。

  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类)

  申报地区:泰顺县、庆元县

  历史沿革: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中国的编梁式木拱廊桥源于宋代,是在宋室南渡工匠入山后才出现的。这个观点很长一段时间内似乎无人怀疑过。随着研究深入,目前有专家认为:泰顺木拱廊桥并非由北方传入,而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产物,是本地先民的创造,有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而在北方却没有发现如此完备的发展体系。起因是,泰顺山区由于经常发生山洪,结构简单的桥梁容易被水冲垮,长期的造桥经验积累有可能促使本地工匠发明虹桥结构。另外,泰顺木拱廊桥也并非是汴水虹桥的简单再现。早在虹桥出现汴水上时,泰顺木拱廊桥可能已经诞生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

  工艺特点:泰顺廊桥大致可分为编梁木拱廊桥、八字撑木拱廊桥、木平廊桥、石拱廊桥等几类,其中编梁木拱廊桥最具文物价值。它的基本组合单元是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呈“井”字形。由于桥是受压的,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就会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叠压穿插,搭接而成,而上梁是造桥关键。

  太平钿剪纸(民间美术类)

  申报地区:平阳县

  历史沿革:具体起源时间已无从考证。据当地老人介绍,太平钿剪纸大多通过母亲传女儿或姑妈传侄女的形式代代传承。它与当地民俗紧密相连。旧时凡逢年过节或婴儿周岁、孩子上学、新屋落成、新人结婚、老人寿诞等喜庆活动中,常用相应的太平钿剪纸装扮屋内的门窗和墙壁,并摆放在各式瓜果点心上,点缀喜庆气氛。此外,在开展某些民间文娱活动时,也常常要用到太平钿剪纸。如历史悠久并广泛影响的游春喜乐活动“卖技”,在布置场地以迎接其中的重头戏“坐堂唱”时,太平钿剪纸便是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艺术特点: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上传承了远古时代人们在各种材料上镂刻、透空的艺术方法。制作过程中,把小片纸张捻成针状,作为“订书针”来装订一叠红纸。这种装订方法沿袭至今,体现了它的古朴风格。其外观有方有圆,以寿桃形、波浪形相间居多。处在字样当中的大多为铜钱图案,也有花环形图案,或字样当中还是字样,或字样当中无图案,即整张太平钿剪纸全由字样构成。具有丰富的民风民俗内涵,剪工细腻流畅,轮廓线条柔和,图案和形式繁多,散发着民间的原始味道。

  绸塑(民间美术类)

  申报地区:鹿城区

  历史沿革:据传,唐代元宵节活动中已出现绸塑工艺,明清至民国时期也还盛行,凡社戏、小摆饰、舞龙灯、祠堂祭奠、灶头佛龛,都少不了古装绸塑人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温州的绸塑工艺已近尾声,当时曾从事过绸塑的艺人有朱兴楷、郑岩斌、黄杏红、王洪照、阿月儿、蔡阿六等。现今仍坚守在绸塑园地的艺人郑永龙其手艺来自祖上。

  工艺特点:绸塑绸塑,顾名思义就是以绫罗绸缎为材料,给泥塑人物造像穿衣裳。它对制作者的综合要求比较高。绸塑涉及到服饰学、装饰色彩学、民俗学、民间宗教学以及人物造型等知识,是很具地域特色的美术种类。其造型主要取材于戏曲民俗,而京剧与古典名著,是一个巨大丰富的传统文化宝库,蕴含着绸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

  七月十五汤和节(民俗类)

  申报地区:龙湾区

  历史沿革:龙湾宁村即明代宁村所,地理位置隔江与乐清磐石卫互为犄角,为进入温州的水路门户。明洪武十九年至二十年(1386—1387),汤和在沿海一带修建了59座城堡,宁村所即其中之一。这59所城堡在后来的抗倭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宁村所驻军后裔为缅怀汤和之功,家家设立神位祭祀,上写“宁村所主汤和公之位”,并于宁村所内建立汤和庙,时人尊为“城隍庙”。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一带倭患基本荡平,人们为纪念汤和、追悼抗倭将士亡魂,在中元节里举行抬神像巡城等仪式,延续下来,渐成一年一度的“七月十五汤和节”。

  活动特点:现今的“七月十五汤和节”,已从我国古老的中元祭祖送鬼习俗中脱颖而出,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民间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从过去较单一的“抬佛”、“扮无常”、戏曲人物马队,到现在增添了许多充满生活气息与时代精神的民俗歌舞节目,如踏高跷、打花棍、打腰鼓、荡秋千、打荡河船、剑舞、棍舞、伞舞、扇舞等等。许多节目都围绕着“勿忘国难”、“爱我中华”这一主题展开,重现历史上汤家军抗倭的场景。

  木活字印刷术(传统手工技艺类)

  申报地区:瑞安市

  历史沿革:据记载,东源村王氏先祖原居于河南,后有一支迁居福建省安溪县。元初,隐居在那里的王法懋开始编修宗谱,并以木活字印刷宗谱。明正德(1506—1521)年间,王法懋的部分后裔由闽迁入浙江平阳翔源一带。清乾隆元年(1736)王应忠率子孙由平阳翔源迁入东源。王法懋创始的木活字印刷术在东源村历代相承已有271年,并传授给同村亲友甚至外县的求学者。自王法懋始至当代王超辉(1955年出生)为止,已传承了20代,总共有800多年历史。有专家称,东源村木活字是我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

  工艺特点:其字模采用老宋体,是明朝以来的官方字体,用棠梨木做原料刻制而成。整个做谱工艺流程有15道工序。排版时拣字口诀是一首有“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张”等158个字的祖传歌诀,平仄有韵,很像一首诗。拣字工序最为繁琐,眼力和细心缺一不可,还需牢记“入行三心”,即留心、小心、坚心。一套木活字印刷要备足2万多字模,一个大户人家的家谱要印上两三个月才能完工。

  竹丝镶嵌(民间美术类)

  申报地区:鹿城区

  历史沿革:有关文字记载极其简略:“首创者潘阿明,清末民初人,他的竹丝镶嵌在抗战初期歇业中断,这是第一阶段;1955年温州艺雕生产合作社建立使竹丝镶嵌重获生机。”上世纪50年代,温州聚集了一批花板雕刻艺人。工人董定津和花板艺人黄辛荣试制成功了切割竹丝的机械,为批量生产竹丝底板创造了条件。“文革”时期百花凋零,唯竹丝镶嵌订单不断,生产销售两旺,从业人员达百余。上世纪70年代初,竹丝镶嵌又为国家外事活动作出贡献,但现状令人堪忧。

  工艺特点:所谓竹丝镶嵌,就是在竹丝方格纹样上拼贴出以白桃木剔出的主题形象,通常有山水、花鸟、博古、人物,凸现浮雕效果。制成客堂屏风或挂屏,是高雅的家居陈设。清代多以名家书法做成条屏或挂屏悬于中堂,因颇具书卷气而赢得世人青睐。由于画面素色洁净,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随着收藏时间久远,篾丝篱底纹的本色还会逐渐由黄而红以致棕红呈现古董色,显得特别珍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