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霄汉乔松
作者:周咸俊 高…  文章来源:温州日报  点击数4160  更新时间:2007/11/3 21:04:21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高启新/文 周咸俊/摄   
      此匾悬在泰顺下洪乡上洪村坑头。上款:“署理浙江泰顺府泰顺县知事陈毓康”;下款:“清太学生黄锦标六十寿立,民国五年岁次丙辰太簇月吉旦”。

  上洪黄氏是自唐宋以来迁入泰顺最早的族姓之一。上洪在明景泰三年(1452)前属瑞安义翔乡。明正统年间,因今泰顺境内来自处州的矿工叶宗留与福建沙县铲平王邓茂七在此聚集,与明朝廷对抗,后在兵部侍郎孙元贞的打击下,起义失败。孙元贞奏报朝廷,明景泰三年,皇帝以“国泰民安,人心效顺”赐名“泰顺”。分疆立县的疆域由原瑞安县的义翔乡五都十二里与平阳县归仁乡三都六里组成(属瑞安义翔乡的上洪随之划归泰顺)。上洪黄氏自迁入泰顺后,一直文风兴盛,到了清中后期,与瑞安的望族孙家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黄家旧宅和宗祠内至今还保留多方由孙锵鸣、孙诒让所题的牌匾。而且,上洪一带题匾风气始终较盛,这与此地的族望家风有一定关系。

  此匾的立匾时间在民国五年(1916),题写人是“知事陈毓康”。自民国元年(1912)国民革命胜利后,“城头变幻大王旗”。各省改县衙为县公署,知县为县知事。但处于新旧交替之际,清代的一些痕迹有的已消除,余绪却一时很难彻底抹去。这种现象可从牌匾中看出来。之前,匾的上款一般署“正堂”,也即县令。但此匾已改为“知事”。民国时,“知事”的沿用时间大致从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十六年(1927)。泰顺是在1927年3月将县公署改称县政府,知事始改称县长,下设总务、民治、建设、财政、司法5科和公安局。县长由省派属员来充任。短短的10余年时间,县令改为知事又改县长,从名称上可以看出政权更替的频繁。此匾落款是民国纪元,但立匾人的头衔还是署“清太学生”,也即清代国子监就学的学生。这也是改朝换代之际才会出现的有趣现象。

  此匾做工很讲究,以云母、生漆打地,边缘四周浮雕蝙蝠、梅花鹿、仙桃和松竹,暗寓“福禄寿喜”。而这四个榜书,“霄汉”指云霄和天河,也可比喻朝廷;乔松即高大的松树,《诗·郑风·山有扶苏》有“山有乔松”句。此四字一语双关,即指寿主如高天云松,寿比南山,也暗寓寿主是国家有用之材。值得一提的是其书法特点:通体姿态雍容,沉着痛快,每字有意压低重心,却有稳如磐石之感;字与字之间如同龙蟠虎踞,气势千里;书者在飞白的运用上堪称炉火纯青,特别是中含枯润,字字飞白;丝丝入扣,云烟舒卷;酣畅纯厚,虚实相生,真是美不胜收,令人过目难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知事能有如此手笔,其内功确实不凡。

进入论坛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