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远济桥,要换50根大梁
远济桥的桥道已经霉烂
N本报记者 李熙慧 林丹 实习生 杨乐 文/图
本报讯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闽侯木廊桥———远济桥“病危”,引起了当地政府和文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报7月19日曾作报道)。闽侯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辗转从宁德屏南请来了56岁的廊桥工艺师韦孝方,为这座面临坍塌的桥作诊断。
据介绍,闽侯白沙镇联坑村的这座木廊桥是运用传统工艺修建的,廊桥工艺易学难精,真正掌握其要领者寥寥无几。记者和工作人员一起,随着这位老工匠上山。这座木廊桥是古时福州学子进京都赶考的必经之路,一行人从盘山公路边上走“官道”进入,沿着石质台阶步行数公里后,这座飞悬在山涧上的桥梁便映入眼帘,桥头贴着“危桥禁止通行”的警示牌。
韦师傅分别在桥上、桥底仔细观察后给出了“诊断书”:桥构架采用斜撑式,所有重量都压在桥头、尾的横梁上。每根横梁又分别支撑18根左右梁柱。这些横梁和梁柱已被严重腐蚀,若不及时更换,古廊桥随时都可能坍塌。初步测算,起支撑作用的横梁、梁柱共计50根左右,还有廊桥上部的檐木、椽、栏杆、地板等,需要近30万资金。
闽侯县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远济桥是县级文保单位,是福州为数不多的古廊桥,维修中不光结构要修旧如旧,使用材料也要符合桥梁本身历史,不能全部使用新木头;维修资金现已准备就绪,等制定出具体修缮方案后即可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