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人民日报:为“文化遗产”找一个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1891  更新时间:2007/6/8 0:29:22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丙戌年的元宵节,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引起了京城不小的轰动。此后,展览一天比一天火爆,参观者络绎不绝,每天数以万计。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我国政府举办的,全面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大型展览。5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排列有序的图文,数千件多彩的实物,以及引人入胜的制作演示和讲解……生动地诠释着一个新鲜而神秘的概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民间木板年画的制作,到传统绘画的水印;从浙江民间的“万工轿”,到安徽著名的“文房四宝”;从老北京的商业招幌,到老中医的仿宋针灸铜人;从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到贵州侗族的老木犁;从海南黎族织锦,到广西红水河铜鼓;还有那活灵活现的泉州提线木偶、无锡泥塑、潮州刺绣、湖北龙船、甘肃皮影、陕西剪纸、山西面人,以及悠扬的蒙古长调、欢快的维吾尔木卡姆、儒雅的昆曲和古琴……参观者在汇聚了31个省市区的民族民间文化精彩展示中流连忘返,感悟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

  原来,这些世代相传、长期创造于劳动大众之中、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民族民间文化,就是我们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的表现方式虽然是有形的,但通过有形的载体所传承给后人的智慧与精神、知识与创造却是无形的。这些遗产虽然年代久远,却与人们休戚相关、一脉相承。正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展览开幕式上所说: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不仅因为它告诉了人们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在于它带给人们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要唤起全民族对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怀有崇敬与珍爱之心。因为这份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走向昌盛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也是维护人类文化的多元,促进世界趋向和谐与和平的重要因素。一位参观过展览的法国朋友感慨地说: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无论走到哪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让人们想到这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能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定起到关键作用之外,还是这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因此,传承、弘扬和保护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新世纪开展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通过政府的大力推进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此次展览便是对以往保护工作的一次重大巡礼。然而,展览所引起的强烈轰动依然使主办方始料不及。几乎所有的参观者看完展览之后都在问同一个问题:“能否长期展下去?”为了使观众的愿望得以表达,主办方提供了一幅幅数米长的签字横幅,踊跃的签名使横幅每天都换了又换,几天下来,近百米的签字横幅仍收不下观众热情的心。据调查,不到5天的时间,展览接待的参观者已有数万人,其中除北京观众外,上海、广东、浙江、河北、天津、江苏、安徽、湖南、湖北、辽宁等十几个省市区的观众也专程前来参观。

  新世纪以来,随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少地方已经在整理、调查、记录和收藏等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先后举办过一些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如北京市朝阳区的民俗文化节、上海市的民间艺术博览会、浙江省的民族民间艺术博览、江苏省的民俗文化展、陕西的民间艺术博览会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根据具体情况也建立了固定的专题展览馆,如北京市的“民俗博物馆”、河北省的“武强年画博物馆”、甘肃省的“环县皮影博物馆”、江苏省的“南通蓝印花布展览”以及天津市即将建成的“杨柳青年画展览馆”等等。

  无论是综合的还是专题的,不管是固定的还是暂时的,这些展览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保护和弘扬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然而遗憾的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国,中国至今还未建立起一个能够全面、长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标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场所。这一现状,对于正在不断加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步伐的中国政府,乃至对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日益加强的中国民众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