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廊桥探幽---泰顺游记
作者:伯远  文章来源:伯远书法博客  点击数2995  更新时间:2006/12/27 0:28:40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溪东桥)
 
  知道廊桥这个地方,还是在九九年的一次中央台的科教屏道上,当时只是好象怎么连世界的教科文组织都异常的兴奋,资料中还讲,这种木拱桥的造桥方法在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就出现过,后来以为这种方法以经失传了,没想到在这个浙南的小镇上竟然发现了它的实物。当时只是觉得这种桥很美,地方的风景也不错,便幻想着有一天去这地方看看……
  没想到自己也会来到浙南来工作,一下子离它就这么近了,况且学校里一个比较要好的同事竟然就是来自那里--泰顺,这种机缘巧合,便促成了我有幸一睹它的风彩。
  我们第一站是到泗溪看那儿的“姐妹桥”,一边听着林君谈着这些桥的美丽的传说,一面欣赏着车外的风景。大巴一路川行在婉延的山间公路上,我特别喜欢车在这种山路上行的感觉,一是觉得特别的刺激,路在半山腰,一边是深深的悬崖,一面紧贴着大山,往前看起来已经无路,却是峰回路转,打了一个弯,投入另外一个大山的怀抱。两面青山,远近叠嶂,树木葱绿,人象是在画中行。
  车到泗溪,这儿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一些乱乱的不成章法的砖石建筑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一些传统的比较古旧的老房子。林说以前这儿全部是老房子,很象个古镇,可是现代文明的冲击,以让它们都变的不伦不类,所以我也懒得拍了……
  问了路,向前走了二百米,远远看去,一座类色古建筑的一坐桥横跨在小溪的两边-----这就是姐妹桥的姐姐,溪东桥。桥身用了比较厚重的类似于紫禁城的砖红色调,踏着几级石板铺成的台阶而上,看看一些由原木堆叠起来的桥身,隐隐发出吱吱的响声,向桥下望去,一泓通透的秋水中有几条游鱼在在自由的游动,我便想,为什么它们不游走呢,向下便是海阔天空了~~林说,不会的,它们已经比较习惯了这种闲适,向下也许便是不可预知的风险。
  继续往前行。再走了三百多米,来到了小溪的中游,这里偶尔会有一个小小的瀑布,水依旧清洌,让我们忍不住想喝上一口。往前看,在两株苍老的榕树中隐藏着一个修长的身影。这便是北涧桥了,由于正值枯水期,桥下的溪水很清浅,水中小石头都粒粒可数,像一个个精灵在午后的阳光里闪现着班驳光影。水面极静谧,让人感觉到好象时间都停止了流动。水色和天的蓝色相互交融在一起。顺着桥底向上看,可以看到上游还有一座石拱的公路桥,这样的两座共同摆在一起,一个是古典,一个是现代,却可以达到一种完满的协调。

(北涧桥)

  我没有急着上桥去,先在溪中远观它的身姿,感觉桥身很高,真像是一条彩虹静静的卧在溪上,两边的护桥的几间青瓦小房倒都显得古雅可爱。桥头还有两棵古老的树,象两条虬龙,守着这桥,也不知道是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是一样的静静的守侯。
  顺着桥头鹅卵石铺的小道走上桥头,护桥的小房子里面有几户人家,陈列了一些关于廊桥的资料,多是一些传说以及现在多么出名,技术是多么的精巧之类。还有一家做木雕的人家,女主人热情的给我们介绍那些摆在架上的作品,说这些全都是她老公做的,里面还有两三件廊桥的模型,看的出男主人的技术的确是比较精巧的,她也多以老公为荣,因为“我老公做的……”这句话她一直说了数遍。


  北涧桥是一个保存的比较好的桥,走在桥面上,还能感觉到它坚实和厚重,廊上的木梁交错,全是穿插在一起的,的确是没有用一颗钉子,真是很叹服当时的这种技术了。泰顺差不多每年都要经过几场台风的洗礼,这样一个全不质结构的桥倒是能一直泰然而立,唯有喟之为神工了。桥廊里面还残留着一些特殊年代留下来的丝丝陈迹,诉说着它的历史……


  穿过了廊桥,房边的村落中有一座基本废弃的祠堂,上下两层的建筑。进去观之,堂上挂着几个金字牌匾,上面还有上次水淹过的印渍,大约整个的一层都被水泡过。林说,这儿一有大雨时就是这样子的,看来他们现在都在盖那种几层高的小楼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这样高点儿的房子对于洪水来时倒是可以保全性命的。只是这样的老房子如是任其倾颓觉得也是挺可惜的。
  近傍晚的时候我们又去了张十一故居,张十一,我不知道何许人也。林说他是他们这儿的一个比较出名的人,少有很多的逸闻趣事。做了十几分钟的三轮就到了一所大宅子面前,看得出来这个现在稍显破落的宅院,昔是曾是多么的辉煌。有个张家的后人,陪着我们参观,一面讲着他们家族的发展史,以及他的这位先人曾经显赫的业绩。

(张十一故居里的精致窗格)
  在夕阳的余辉中我们踏上了赶去雅阳的中巴车,我们准备今天晚上宿在那儿,顺便尝一下地道的泰顺菜……
  车开了有四十分钟左右,又来到了一个小县城---雅阳,听这个名字,我以为当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真的来到这儿,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什么感觉。不管这些了,肚子已经好饿了,挑了一家稍显干净的饭店几个人就赶紧冲了上去。菜当然是老林点的,全部都是泰顺的特色菜,我们一边请教他这种菜那种菜的做法,一边把菜吃的精光,我记得几个好吃的菜是:牛杂汤(有点儿酸酸的味道,说是加了他们这地方土酿的那种酒的缘故),还有一个叫溪鱼干,一个个小小的鱼,油榨的干干,吃起来特香。这种鱼只有在这里的清溪里才有,水混的地方他们不能生存,所以便极金贵了~~小城的夜晚极其的安静,找了个旅馆安顿下来,我们便绕着街道转了几圈,好象每一条街道也不会超过二百米,天空开始飘起了雨,便回了房间,看电视……从来没有早睡的习惯,再加上初到外地,怎么也睡不着,我和马住一个房间。马说我们出去吃夜宵吧,刚才看到路边有一家的,好象也不错的呀……呵,一拍即合,好象刚才吃的饭这一会儿都消化了。便又起床穿衣走到了街上。路上基本没有什么人了,雨还在细细的下,那个小小的红色帐篷里便显得温暖了许多,我们俩一人要了一碗面,外加一小瓶白酒,一碟小菜,对酌起来。一边喝一边瞎聊着,聊的什么话题,好象也不怎么记得了,只记自己二两半的白酒下肚,加上几只泡椒的威力,当回去的时候我已经头重脚轻了。
  第二天早起来的时候,雨还在下,但好象也不用撑伞的,但搭车去温泉。温泉在山间的大峡谷间,车可以开到半山腰里,因为雨的原因,山上的风景便烟雨朦胧起来,让我想起了朱自清写的散文《绿》来,到处都是满眼的翠绿,间或点缀了一小片一小片的红叶,山间偶尔还会有白云穿进穿出,这山这水这雨都让人变的柔情起来。下了百十来级台阶就来到了谷底,远远望去,有水气氤蕴的从河床飘起来的地方应该就是温泉的泉眼了吧。走过去,伸手掬起泉水,果然是极温热的。因为是淡季,来的人不是很多,我们因为急着赶回来也没有去泡一泡温泉。主要是他们这个泡温泉的场所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就是一个人一个小房间,里面一个大大的木桶,感觉象是洗澡一样,我觉得象泡温泉这种事,最好是放在室外的露天,一边观着美景,一边享受温泉的温暖,这样才会更有情调些……

  回到镇里,便打算打道回府了……


  此行的收获是:

  我拍了一百来张记录照片。
  小马买了三种土家自酿酒,这种收获是他最高兴的事了,一路上一直在念叨:老鼠掉酒缸--有喝不完的酒了……
  林买了几斤猪肉,说这儿的猪肉很好吃的,还有几斤的溪鱼干……他的确是很讲究吃的,回去后想吃了再去他家吃去~~~
 
  注:本文载自<伯远书法博客http://blog.sina.com.cn/u/46d9a37a0100075w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