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氏宗祠是泰顺规模较大、保存也较好的一个宗祠。宗祠为包氏先祖包世昌始建于明,清道光年间重修。包世昌是明朝末年的廪生。清军入关后,他辞官归隐乡里,坐卧竹楼十余载,足不履地,首不戴天,直至终老。祠堂为明代风格建筑,四周群山环抱,足下二溪分流,在秀山青水之间,曲径通水之处,隐约雕梁池沼。 包氏宗祠有牌楼、外台门、头门、前堂、正厅、祭殿等部分。从整体看,规模宏大,并不多见,从细部看,建造讲究,具有很高的文物综合价值。 (一)牌楼:牌楼在宗祠后西侧,坐南朝北,临泗溪——玉西公路,系三间木构建造,下为通道。卵石台基,高10厘米,阔8.75米,深4米,面阔三间,通面阔7.74米;进深二间,通进深2.70米,明间阔3.90米,次间阔1.92米,边缝各三柱,明间两缝无前檐柱。柱为方形木柱,方形抹角石磉墩。正面柱下均置有石抱鼓,抱鼓特高,中间一对高2.22米,设于高0.31米,深1.14米的石座上;两边抱鼓高1.81米,设于高0.29米,深0.89米的石座上,抱鼓与石座均雕有纹饰。 明楼正面龙门枋上,置二门簮(上原悬有匾额),下有雀替承托。两中柱柱头上架一大额枋,大额枋与龙门枋间装有花板。大额枋之上还设有门头枋和脊枋;另一雕刻精致的小额枋架在前面平身科第二翘头上。次楼设大额枋和单额枋,大额枋下有雀替承托。背面结构相同。纵向联结,边缝设抱头梁和穿插枋;明间两缝,前以架在拱上之抱头梁和斗拱出挑支承出檐;后用斗拱支承出檐,以穿插枋联系檐柱。 中柱在抱鼓顶部处出三翘(单拱),支承插入中柱,顶刻云头的横木;横木上置斗,承托插入大额枋的抱头梁,梁上架下双昴,并出横拱承托上一层横拱;下双昴尾部置斗承托插入脊枋的上抱头梁,梁上设斗支承上双昴,昴尾部设斗并出左右拱承托檐檩;各昴都分别置斗,斗上出横向拱,逐层叠托至罗汉枋与挑檐枋。牌楼背面除无中柱柱头下之出单拱外,其余斗拱设置与下面相同。 牌楼两侧砌有八字墙,前竖三对旗杆石。正门前隔大道(今为公路)砌有高约2米、弦上12.30米的弧形照壁。 进牌楼,往南绕东约行二百步(120米左右),即至宗祠之外台门。外台门两边院墙高筑,高3.12米,宽33.60米,长69.50米,下部用小块石垒筑,上砌青砖,墙头以青瓦盖顶。 (二)外台门。外台门居正面高墙中部,底部用块石错缝叠砌,正中以规整长方块石砌成厚0.12米,深0.65米,直径3米的圆洞门,上用青砖砌成三间的门楼式。圆洞门正上方砌有横长方额柜,左右有楹联直柜。门楼上还做有几何图形雕饰,明楼略高,为歇山屋顶;边楼为悬山顶。整座门楼阔5.50米,高5米多,屹然耸立于高墙正中,显得巍巍然可观。 外台门内为泥地空坦,中央有弦23.6米,弦高12.9米的半月形风水池。空坦北面,两侧依围墙砌有阶墀(阶级踏跺),共15级,高2.10米,阔3.36米。登上阶墀,便是宗祠头门外道坦。 道坦北面是头门两侧之内墙,靠内墙处,依围墙砌有左右两座楼式束龛(烧纸钱的炉)。束龛用砖砌,左右两座式样相同,内向券三个圆门洞,形成三间式,两山墙项部砌成观单兜防火;屋面中间抬高砌成楼式,内向开三个葫芦形洞通风,上为歇山屋顶。 内隔墙壁有头门和东西边门,进此才是正式祠宇。 (三)头门。头门门台为牌楼式木构建筑,面阔三间,通面阔5.20米;进深二间,通进深1.86米。明间阔2.5米,次间阔1.35米。普通白石台基,高0.38米,阔6.30米,深3米,前有与台基阔度相同的二级阶级踏跺,垂带石刻有如意结状纹饰。 柱为方形木柱,中柱高2.90米,檐柱高2.47米。边缝纵向以抱头梁、穿插梁枋等联络。明间下置木门槛,上设门楣,门楣上装有八只梅花形门簮。上面又设有大额枋,枋下有丁头拱支承;额枋之上设二坐斗上托脊枋。抱框间置双扇板门。次间门楣上装两只梅花形门簮。门楣之上设单额枋。单扇板门。檐檩之前有挑檐枋。 明间两缝无檐柱,在中柱上出翘,迭托插入中柱之抱头梁;梁上承双昴,昴上设斗并出横向拱,分别承檐檩,挑檐枋及其下雀替。大额枋、小额之上各设二攒平身科,都是出一跳承托耍头。 圆形椽,方飞椽,前头都装有遮雨板。悬山屋顶,明间抬高屋面并延伸于次间屋顶之上,形成重檐式。阴阳合瓦,明间屋脊较高,原有字和纹饰。 东西边门是在隔墙间用砖砌成高2.15米,阔1.25米的门券。内置双扇板门。门券上砌成三间门楼式,明间屋面略高,砌成歇山顶;边间为悬山顶,清水脊,阴阳合瓦。 进头门是五间,两进,左右厢廊的合院式木构建筑,外围砌墙。 (四)前堂。前堂面阔五间,通面阔17.96米;进深四间,通进深8.90米。明间阔4.56米,次间阔2.90米,尽间阔2.75米,左右廊阔1.05米,前后廊深1.25米。普通白石台基,高0.65米,阔18.40米,深10.50米。 柱子排列较规整,内柱为方木柱,方石磉墩,四方柱顶石。前后檐柱为园木柱,鼓形石磉墩,方柱顶石。明间两缝减去正柱与前后金柱,次间两缝则减去前后金柱。 梁架结构:为扩大中堂空间,明间两缝为五架抬梁,三架梁两端雕云头,支承脊桁之大斗,上装去纹托板。外金柱与内檐柱间的月梁,随梁枋联络;内外檐柱间以抱头梁联络。次间两缝为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正柱前后的三架梁下设二条随梁枋,外金柱与内檐柱间以双步梁、随梁枋联结,内外檐柱间以月梁式抱头梁联络。边缝为穿斗式。各柱间横向都有攀向枋相联。檩下都贴有垫枋。 明间和次间连成中堂,后面原有屏门,现仅存门槛,上面为彻上明造。尽间上有天花板,与次间隔有板障。 前堂建筑保持得比较规整划一,单檐,歇山屋顶,清水脊,阴阳合瓦,出山的檐下装有搏风板、悬鱼、惹草。 堂前两侧,依墙盖单坡屋面,下砌隔墙式砖柱以支承出檐。 堂前庭院中央有甬道直通头门,左右为花坛。四边用平整长方条石砌框,内用规整六边形块石铺成六角花街铺地,精致美观。 (五)正堂。正堂面阔五间,通面阔13.60米;进深四间,通进深7.85米;明间阔4.40米,次间阔2.94米,尽间阔2.75米;前、左、右三面走廊,廊阔1.10米。普通白石台基,高0.90米,阔15米,深10米。正中设四米阔阶级踏跺,共四级,每级高0.23米,垂带石做成栏杆式,方形石望柱,瓜楞状柱头上踞石雕狮子,中间扶手做成抱鼓式。 柱子分布因梁架结构特殊而减去许多应有的柱子——两次间外金柱上架有一条长8.30米,高、厚约0.50米的大额枋,支承明间两缝的五架抬梁,故减去了明间两缝的外金柱;又外金柱与外檐柱柱头架出的抱头梁,悬空搭连支承内檐檩,故又减去了内檐柱。次间两缝因正柱前后为三架抬梁,故减去了前后金柱,除外檐柱为园木柱,鼓形磉墩外,其余都是方木柱,方形磉墩,四方柱顶石。 横跨明间和左右次间的大额梁,梁下雕有风戏牡丹,中刻八卦,边缘逆时针方向刻:“道光二十七年岁次丁未重修”十二字;雀替、丁头拱雕有缠枝花叶;丁头拱上还雕有莲蕊荷叶托。前廊月梁雕饰也较精致。承托各檩的斗上,都置有雕成象形的托。其它结构与前堂相似。 正堂是供祖先神龛、行祭祀仪式的地方,故尽量扩大中堂空间(减柱),建筑装饰也最讲究、富丽。 飞椽、单檐、歇山屋顶,中三间正脊略高,原有字和雕饰,阴阳合瓦,出山檐下有搏风板、悬鱼、惹草。 正堂前左右两侧为厢房和走廊。厢房为三间木构平屋,通面阔6.05米,通进深3.85米。明间阔2.65米,次间阔1.70米,前为走廊,深1.40米。 堂前庭院中央有甬道,长5.32米,阔2.55米,用长短不同的平整条石铺成二个“回”字形路面。甬道左右是用长条石拱铺的内庭道坦。 该宗祠规模宏敞,建造讲究,保护完整,具有地方建筑特色和一定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是研究浙南山区清代中后期建筑的一份难得的实物资料。
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氏宗祠 薛一泉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