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人口最少的玉麦乡探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  点击数6338  更新时间:2005/12/21 0:21:29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还傻

父亲是乡长,两个女儿是乡民,住户仅此一家,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从1985年至1995年,这是玉麦乡的真实情况。后来,县里为玉麦乡派来了一名乡党委书记,父亲桑杰曲巴退休,大女儿卓嘎任乡长,一名医生兼任教师和副乡长,住户由原来的1户增加到了3户,全乡18个人,这是玉麦乡1996年的状况。到2004年,住户由原先的3户变成了7户,人数由18人增加到了27人,卓嘎仍然是这个乡的"最高行政长官"。

  处于中国与印度边境线上的特殊地理位置,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玉麦乡是目前我国人口最少的乡,而它的土地面积却有1987平方公里。


国家投资5000多万元,于2002年修通了玉麦乡的公路

  从1户到7户,从3人到27人

  玉麦乡的每一个人都能将乡里所有人的名字倒背如流,包括那些刚刚会说话的小孩子。乡长卓嘎的小儿子白拉说:"书记一家有3个人,医生一家4个人,我们5个人,我姨妈央宗一家3口,开小卖部的一家3口,从扎热乡搬迁进来的两户共9人。"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从1982年乡政府成立到1996年,玉麦乡只有一户人家,就是已故乡长桑杰曲巴和他的两个女儿——现任乡长卓嘎和妹妹央宗一家三口。缓缓流淌的玉麦河见证了这一家的喜怒哀乐,郁郁葱葱的树木铭刻了这一家人对玉麦的眷顾。


玉麦乡7户27口人管辖着1987平方公里的国土

  卓嘎听父亲桑吉曲巴说,历史上玉麦规模最大时也有20多户300多人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西藏民主改革的进行,高原各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地方都有了公路,生活、生产条件迅速改观。原先玉麦乡的住户陆续迁出重山阻隔、交通闭塞的玉麦,去"过更好的日子"了。到1962年,荒草开始占领玉麦众多废弃的屋舍,这里只剩下包括桑吉曲巴在内的三户牧民。虽说来自印度洋的季风每年都给这里送来充沛的雨水,但玉麦看似肥沃的土地却怎么也长不了庄稼,粮食必须从山外运进。当时玉麦离最近的公路有40多公里,而通往公路的羊肠山道上,玉麦人每运一次粮食,要穿越一片沼泽遍地的原始森林,翻越海拔5001米的日拉雪山,再走过一个陡峭的山谷。更让人难受的是,每年11月过后,大雪封山,玉麦又将与世隔绝。

  1962年后,有一批批的人来过玉麦,但都忍受不了大雪封山后的寂静,又一批批地迁出去了。1983年,政府考虑到这些困难, 将玉麦剩下的3户人家搬到山外条件较好的曲松乡,但在曲松只住了一个冬天,桑吉曲巴又带着家人回到玉麦。

  父亲桑杰曲巴的一席话,至今还深深印在卓嘎的脑海中:"我实在是舍不得玉麦,这毕竟是我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啊!"

  就这样,一直到1996年,政府为玉麦乡派来了一名时任乡党委书记的干部和一名医生兼任副乡长和教师,拖家带口的这两户人着实让玉麦乡"人丁兴旺"起来。"人多了真热闹!"卓嘎这样形容当时的情形。到1999年,政府又为玉麦增加了两户人家,这样,玉麦乡开始变得有人气了。细说玉麦乡户数和人口的变化,简单的数字最具说服力:1999年,玉麦乡共5户,22人;2000年,7户,23人;2001年,7户,25人;2002年,7户,26人;2004年,7户,27人。最后的数字至今没有发生变化。

  副乡长扎西罗布说:"近两年,玉麦乡乡民中生育孩子的比较多,所以人数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乡长卓嘎说:"我从小长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有深深的感情,所以,我现在哪儿都不想去,只想呆在这里,一直到老。"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